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頁 (2 / 2)

為了保障左翼的進攻,把配置在普拉岑高地的縱隊撤出,造成了中央兵力的空虛。普拉岑高地位於整個戰場的中央,地位十分重要。法軍很好地把握這一戰機,將主力近6萬兵力集中在該方向上,而聯軍僅4萬人。法軍形成兵力優勢,於9時,以大縱深戰鬥隊形向俄奧聯軍戰鬥隊形中央發起攻擊。聯軍面對銳利的攻勢,傷亡慘重,節節敗退。至11時,俄奧聯軍中央被突破,普拉岑高地被法軍奪回。接著,法軍完成中央突破,將聯軍攔腰切斷,全線轉入進攻。法軍向聯軍左翼側後實施主要突擊。配置在中央和右翼的聯軍不敵法軍的猛攻,開始退卻。聯軍主力在普拉岑高地以南地區進行艱苦的戰鬥,被迫倉皇后撤,退至湖泊、水網沼澤地帶,遭重創。結果,聯軍傷亡1.2萬人,被俘1.5萬人,法軍損失不足萬人。在會戰過程中,俄國沙皇和奧國皇帝狼狽而逃;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兵敗負傷,險成俘虜。

法軍奧斯特利茨會戰的勝利使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奧皇弗蘭茨又一次向拿破崙求和,於12月15日簽訂了《普雷斯堡和約》,奧地利再次喪失大片領土和屬地,付出大宗賠款。

會戰後,歐洲第三次反法聯盟隨即瓦解,中歐地區成立了受法國保護的萊茵邦聯,奧皇被迫解散&ldo;神聖羅馬帝國&rdo;。

奧斯特利茨會戰突出體現了拿破崙的統帥才能。在總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拿破崙巧妙地運用了集中優勢兵力於主要突擊方向的原則,成功地選擇了實施衝擊的時機;在會戰過程中,他還保持了適當的預備隊,並在關鍵時刻奪占了要害陣地,實施了有效的突擊,適時地進行了追擊,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相反,俄奧聯軍則在計劃、組織和實施作戰行動時一再嚴重失算:對法軍情況偵察不夠;對拿破崙作戰企圖判斷錯誤;對軍隊缺乏統一的指揮,加之俄沙皇的干預,儘管俄軍英勇奮戰,終未能挽回敗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