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部分 (4 / 4)

不可能的。”

W15最初克服自卑的努力方式就是好好学习,特别用功,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大学的经历使他日后在工作中获得自信,这种自信也是缘于他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能力的自信,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同,资本的价值得以实现。他说:“我上大学时,喜欢英语,第一年对别的课程就不怎么重视。结果,大学的第一门课,中###史,没有及格,补考还是没有及格,这下子就紧张了,因为这是学位课。从此以后就变得特别用功,每一门课都非常重视,每一门课都考的很好。最后破例又给了一次补考的机会,最后总算及格了,破格保研。……我对政治倒学得还可以,入学时是全校政治最高分,又是高中的最高分,考了90多分,因为政治经济学,还有点规律。对于物理、化学这些课程,我觉得可以推。……后来就变得很用功,成绩好了有一种自信。”不过他认为这同时也说明自己是在想努力摆脱某种不利的境遇,“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你怕考不过人家,你才这么拼命地学。所以表面上的东西跟潜在的东西往往是反的。”

W15特别能吃苦,很勤勉,能沉得下心来,而且有强烈的追求成就的动力,这是他日后取得事业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自己,他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评价:“我就像父母对我的评价,并不十分聪明,但是很勤勉,吃得苦,能沉得下心来。人家花2小时的我花4个小时。大热天,40℃,谈什么事的时候,别人都受不了,我好像无所谓。成就感是我追求的。你看我不爱吃,不爱喝,穿也不讲究。像我的同学,亿万富翁的那个,他是什么都来,所以把钱看得重,也有动力去找钱。我就是有一种危机感,比方说,有1000块钱,人家会花到1001块,我可能就只会花个500块。我剪个头就只花5块钱。”

作为对比,他认为有些拥有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给子女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也能够给子女安排很好的工作,但是,这些子女因为缺乏来自匮乏而造成的成就动机,或者说,他们很多东西是不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得到,而且很轻易就得到了,这样就会使他们缺乏W15所具有的那种超越“自卑”的动力,使得这些人的职业成就相对较小。另外,这些家庭出身优越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由于挫折而得到的种种锻炼,也是他们今后的职业成就不大的一个原因。

多年以后,他回过头来看他那些出身干部家庭的同学,生出许多感慨,他的那些同学多半现在都“不怎么的”,虽然他们大多数也上了大学分别进了当时最好的单位,但是因为缺乏来自自身的超越意识,大多也都安于现状,经过多年的大浪淘沙,这些人多数都“不怎么样,杳无声息了”。W15说,这些人基本的生活还可以,也有安稳的生活,但是感觉到他们就是一种生活化的东西了,他们就是这个样子了,他们没有一种“内在的、往前冲”的东西,也没有更多的想法,比较安于现状,可想而知,他们再往后走就很难说了。总之,他们中间基本上没有人们通常所认为很优秀的人,也没有在社会上能够发挥比较出色作用的人。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一开始他们有的分到了一些很好的单位,收入相对高一点,比方说去了外贸部门,但是现在整个行业不景气了,所以他们也就不行了。而W15自己则在与同学的对比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自信”。而且不知不觉就发现,以前觉得不会做的事情,可以做得很好,这样就建立了自信心了。他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