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村头那口井> 第16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部分 (1 / 4)

的玩意,因为老师早已不是老蔡了,老蔡当然也没教过蔡书舟一天的书,这也是蔡书舟一直遗憾的地方,也不知道老蔡教书的课堂上到底是个什么风采,教学方法到底如何,不过一直听说非常厉害就是了。特别是珠算,凡是在老蔡手下读过书的,不管成绩如何,珠算绝对是一流的,还有毛笔字,那也是相当的棒,因为这两项一直是老蔡的强项。那珠算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实用的技术,当个保管啊、会计啊什么的,不会用算盘,那肯定是白搭,即使靠什么关系当上了,也会遭人笑话。祠堂是靠着山村里后背山的那个牛头颈的肚子处,正中的台子上摆了几个祖宗牌位,红布遮着的,好像没什么菩萨,隔壁的厢房里倒是有几个泥菩萨,端端正正的放在木柜子上,小时候蔡书舟他们玩耍的时候,经常看到,实在是有点害怕的。

小祠堂前面就是一个平整的操场,从祠堂到操场是要下九级台阶下来的。操场不太大,最多也就只能容个百把人做做操啊什么的,说具体点,就是一个篮球场大小,听说也是按照老蔡提供的尺寸要求做的。老蔡说,那时候条件刚好点,刚准备弄个篮球场,铁架子也做好了,后来没想到就发生了赵蔡两家的宗族矛盾,老蔡也就随之被万财辞退了,换了他们姓赵的人也是老蔡的学生上去教书了。。。。。。,再后来,听说村小学彻底停摆了,大家跑很远的地方去山外上小学,这都是后话的。

10 学杂费的那些事

崭新的课桌椅打起来了,崭新的黑板也挂起来了,操场也整好了,赵家湾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第一所小学校在老蔡的亲自辛苦下,终于是像模像样的有点看相了。

村里那些该上学的孩子,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因为老蔡想多让一些孩子来上学,哪怕年纪大点的都没关系。总归是一个教室嘛,大家都可以听着点。学杂费嘛,好像是村里定的标准,象征性的收点,主要是书本费占大头。

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每学期具体的学杂费是多少,估计不会很多,可能一学期最多几毛钱的。因为蔡书舟小时候翻箱倒柜的时候,曾经撬开过老蔡的那些锁着的秘密的箱子柜子啊什么的,里面确实有不少宝贝,其它的暂且不说,那些黄色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倒是很有十多个的,其中有几个牛皮笔记本子,用绳索捆在一起,蔡书舟非常的好奇,还有也是想找些没写完的笔记本来用用,结果打开后,里面密密麻麻的用红色钢笔记满了各种账目,几乎全部是学杂费的,例如:

1969年:

赵某某,学费0。1;语文0。09算术0。08,毛主席语录0。03红领巾0。06铅笔0。01

赵某某,学费0。15算术0。08

。。。。。。

1970年:

。。。。。。。。。。。。。。。。。。

1979年:

。。。。。。

太多了,满满的几大本。有的还因为有水浸湿了,红墨水的字模糊了一大片,看不清的。

后来蔡书舟听母亲说,那都是账本,是十多年来各家各户欠老蔡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没有总数,要是大概算来,绝对有好几百块钱的。幸亏母亲不识字,老是被老蔡以各种理由蒙蔽过去了,要是母亲认识字的话,看了那些账本的数字,肯定会气疯过去,因为后来改革开放后这里面的有些人不光欺负老蔡家,有的甚至因为秧水和山里的树木还和老蔡动过手、打过架。

蔡书舟总算明白了小时候母亲的抱怨,老是说老蔡把年底发的不多的钱都补贴到教学中去了,说法总是办公费,没完没了的办公费支出让蔡书舟的这个家几乎支撑不下去了。其实蔡书舟也不知道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个什么样,那个时候大家都一样,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贫富之分的,最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