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铁血中华1905> 第17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部分 (1 / 5)

最终,明朝决定由中央政府统筹军饷,除此之外,还从国库专拨白银两万两,以作朝鲜流亡政府的日常开资。由于山高路远,辎重由大陆运抵朝鲜半岛费尽周折,以至于中途损耗粮草过多,前线所得甚少。明朝敦促朝鲜政府能够尽全力筹措,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中、朝双方对日本实力均缺乏准确了解,使得万历皇帝无法决定出兵规模。

四 情报不准,导致明军出师不利(1)

日军登陆朝鲜半岛两个月之后,明朝即正式出兵,且不论明朝国内纷乱不已,这在人类社会的农业时代,已经是很惊人的反应速度。最初阶段的入朝部队由辽东方面军组成,6月15日,官兵一千零二十九名、军马一千零九十三匹抵达朝鲜半岛。

明军渡过鸭绿江之后,朝鲜国王希望明军能够立即南下进攻日军,却不希望明朝将领拥有在朝作战部队的总指挥权。

明朝将领与朝鲜大臣之间发生了最初的纠纷。明朝将领认为战报不详,不可贸然出击,坚持要等到后续部队来朝之后才可出兵。由此可见,明朝方面对日本军力的判断是十分慎重的。

随后,明朝方面发来第二批援朝部队,与第一批赴朝部队汇合,共计兵士二千三百四十八人、马匹二千六百二十二匹。指挥官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后勤则由驻防辽东九连城的总兵杨绍勋在中国境内筹备。但这一批部队随军只带了火铳等轻型火器,并没有携带火炮等重型装备。

7月15日,祖承训率三千骑军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城外。至嘉山时,慎重起见,找来当地人询问:“日军主力是否还在平壤城内?”但对方提供的信息很模糊,只是用道听途说来的情况做了汇报。这一阶段,祖承训显然有轻敌心理,他在战前吹风会上举杯仰天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

16日拂晓,祖承训乘日军不备,派游击将军史儒率领千总马世龙、张国忠两名军官从七星门突入,手斩日军十余名。三千明军骑兵随后攻入城内,与上万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由于城内多狭小街巷,明军无法施展骑兵冲锋优势,这种地形反却有利于日军装备火绳枪部队进行伏击,日军“左右发丸齐射”,以致明军陷入险境。

马世龙、张国忠等先锋军官被日军火绳枪击中身亡。

明军战败,只有祖承训等寥寥数人身免。退出平壤之后,祖承训一日之内跨过鸭绿江以东的大定江。

朝鲜流亡政府得知消息,急忙派出兵曹参知沈喜寿前往九连城面见辽东总兵,希望杨绍勋能下命令让祖承训留驻在朝鲜境内,但祖承训尚未得到命令就已退过鸭绿江回到辽东。

祖承训虽然兵败,却得到了第一手日军情报,在其上呈给辽东总兵杨绍勋的报告里面,对数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分析:

一、部队后勤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军队进度,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二、朝鲜对军事情报的掌握有重大失误,战前认为平壤城里只有日本守军千人,但经过实际交战后,估计日军兵力有万人之上;

三、日军轻火器装备率很高,明朝需要派出重火器部队予以压制;

四、平壤城里日军方面有朝鲜人加入,朝鲜方面需要予以解释;

五、中、朝部队不能做到协同作战,反而彼此相累,同赴平壤进行攻城作战的也有朝鲜军队数百人,但临战之时,已逃逸大半,其怯战、畏日心理可见一斑,做到战时令行禁止,首先就需要解决在朝作战部队的指挥权问题。

对于情报提供以及日军中有朝鲜人这两个情况,朝鲜政府立即出面申辩。说明情报是由朝鲜地方人员提供,而朝鲜人助日截击明朝军队,有可能是朝鲜兵器落入日军,或因朝鲜军士被俘受其胁迫所致。

初战失利,北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