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先生,如今天下大乱,百姓罹难,天子受人蒙蔽,心中肝肠寸断不能救黎民于水火,若是先生不肯出山,某情愿死在先生面前,了此残生!”一句话说完,泰山已是泪流满面,带着凄楚的眼泪,泰山擎剑在手,大有庞统若不答应,便立刻自刎的架势,急的身后的张武又是一阵虎吼。
在泰山的眼泪攻势下,庞统仔细的思考了片刻,终于点头答应了下来。庞统会投效泰山,而不是追随着诸葛亮的脚步去投效元起,也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庞统世代居住在襄阳,他对这块土地的感情太深了,不愿意离开故乡太远,这是其一;其二,庞统的家世不错,属于小型世家的那种,这种不上不下的家境,也造就了庞统的择主标准,元起太强盛,庞统又错过了最佳的投效时机,担心过去之后得不到重用,可泰山不同,泰山还处于起步阶段,是最能体现出庞统智谋的阶段;还有一点,当初诸葛亮放弃学业,去幽州寻找元起,让庞统对元起多少产生了一些不满,认为元起对诸葛亮有些施小恩而索大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让庞统选择了泰山。
得到了庞统的投效,泰山喜不自胜,当即任命庞统为军师,负责统筹一切作战方针。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庞统献计
不一日,泰山率军来到了江夏,和镇守江夏的元磐合会到了一处。元磐是元表的侄子,因此对泰山以晚辈自居,亲自出迎,把泰山接到了府衙中。
泰山和元磐稍作寒暄之后,就开始了对叛军军情的商讨。在泰山到来之前,元磐已经和张先、陈孙交手过几次了,双方互有胜负。元磐在荆州的元氏宗族中,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连元磐都拿张、陈二人无可奈何,可见二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当下,元磐把张先、陈孙的兵力部署详细的说给了泰山听。现在,两人聚集起五万之众,占据了江夏两个相邻的县,凭借着城池的厚重和人数上的优势,时不时会出城打劫一番,搞得元磐有些焦头烂额,等到元磐率领大部队赶过去的时候,两人又早已收兵回城了,根本不和元磐正面交锋,只有两次被元磐预判到了他们的动向,提前布置好了人马,打了两场漂亮的伏击战,这才算是搓动了一下他们嚣张的气焰。
听完了元磐的讲述,泰山的脸上也挂满了担忧的神色。依照元磐的讲述,张先、陈孙这是典型的游击战术啊,能取到避重就轻的效果,尽量避免和荆州主力军交战,一点一点的消磨掉江夏的兵力,等到消耗达到一定程度了,再全线出击,一举夺下江夏。如果想要摆脱这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态势,只能集中兵力,发起攻坚战。硬生生的把张、陈二人的势力彻底消灭掉。可是刚才元磐也说了,两人聚集了五万人占据了两个相邻的县城,以每个县城两万五千人来计算的话,依照攻城的人数必需是守城人数的三倍这个常规比例,那么攻城需要的人手,就至少需要七万。可是现在泰山和元磐的人马加起来,也只有七万,最多只能强攻一座县城,如果在强攻的过程中,相邻的另一座县城发来援兵。那胜负就不可预料了。
泰山这次主动请缨前来。在他的内心中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的,有战争的地方,就一定有利可图,泰山是想收编了这支叛军呢。借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况且在元表面前。泰山表现的淡定从容。似乎根本就没把张、陈二人看在眼里,所以这场仗,泰山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加重自己在元表心中的砝码,日后才有更大的利益可图。基于这两个原因,攻坚战显然是不可取的了,只能另想他法来破敌了。
当夜,泰山闷闷不乐的一个人站在大营中,有些孤单的看着天上的星辰,心中在思索着该如何破敌。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在泰山身后响起,泰山转头看去,看到庞统的那张丑脸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大半夜的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