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百川东流,不知满溢,谁有知其何故也。)
对:东穷归<;山虚>;,(当作墟,同丘於切。《说文》:大丘也。《列子》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坟垆<;火参>;疏,(<;火参>;,当作燥。坟,房粉切,土膏肥也。垆,音卢。《说文》:黑刚土也。《尚书》:下土坟垆。《注》:下者垆垆疏。)渗渴而升。(渗,所禁切。《说文》:下漉也。)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庄子》: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器运浟浟,(夷周切。水流貌。)又何溢为!(谓九州川谷,错洿各有其势。水之东流回环,其理自不溢也。)
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王逸曰:修,长也。言天地东西南北谁为长乎。)
对:东西南北,其极无方。夫何鸿、洞,(鸿,一作澒。鸿洞并音去声。鸿,大也。洞,通也。)而课校修长!(谓不可计其孰修也。一本无“校”字。《淮南子》: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注: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言经短纬长也。禹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注海内有长短极内等也,其他诸说不同。)
问:南北顺<;木隋>;,(吐火切,狭而长也。)其衍几何?(王逸曰:衍,广大也。言南北<;木隋>;长,其广差几何。)
对:茫忽不准,孰衍孰穷!(亦谓不可计其孰衍也。)
问:昆仑县圃,其凥安在。(王逸曰: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元气所出。其巅曰县圃。县圃乃上通于天也。凥,一作居。《水经》: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凥,丘刀切。)
对:积高于乾,昆仑攸居。(《禹本纪》:昆仑山高三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水经》:昆仑山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蓬首虎齿,爰处爰都。(《山海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有蓬首虎齿戴胜而处者,名王母也。)
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王逸曰:《淮南》言昆仑之山九重,其高万一千里也。)
对:增城之高,万有三千。(增,与层同,才登切。重也。《淮南子》:昆仑虚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东方朔《十洲记》:昆仑山有三角。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处有积金为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此云万有三千,其说不同,诞实未详。)
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王逸曰:言天地四方,各有一门,其谁从之上下也。《淮南子》:昆仑虚旁有四百四十四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
对:清温燠寒,(清,七政切,寒也。燠,乙六切,热也。《黄帝素问内经》: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注:西方凉,北方寒,东方湿,南方热,气化犹然也。)迭出于时。时之丕革,由是而门。
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王逸曰:言天西北之门,每常开启,岂元气之所通?辟,通作辟,开也。《准南子》:昆仑虚,玉横维其西北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按不周山在昆仑西北,不周风自此出也。)
对:辟启以通,兹气之元。(谓昆仑之高,一寒一暑,气所从出,西北天门,又气之所通也。)
问:日安所到,烛龙何照?(王逸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