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
工欲善的感觉,就像是措手不及地就被什么东西当胸撞了一下。然后,便见那个垂髫转动漆黑的两扇长方形镜片,目空一切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架势活像一只动画片里的大螳螂,故意拿腔拿调地问:那么,请问各位,什么是演戏的道具呢?
所有的姑娘们一起叫起来:扇子!
然后她们就一起那么看着工欲善。工欲善愣了一会儿,低头喝了一口茶才说出话:是我上课,还是你们上课?
所有的人都笑了,工欲善也笑了,他的开场白让这个叫垂髫的姑娘抢了。接下去该说些什么呢?
提纲和教材其实都准备得很精心,他本来准备讲得系统一些,从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说起,一直说到周昭王用尾翅制成“游飘”“条融”“兮光”“仄影”四把名扇,轻风四散,泠然自凉。再一路从诸葛武侯羽扇纶巾指挥三军,直到周的《簪花仕女图》和刘禹锡的“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为了把扇子说透,为此还带了一些图片,也带了几把扇子。但他并不准备奢谈舞台上的扇子,因为舞台上的扇子实际上就是舞台上执扇的人,对此他并不了解。
现在他才知道他绕不过去了,他没法从远古说起,但他也不打算就此罢休,他拿起折扇,说:我上课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提问,刚才是一个,现在是下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请问,舞台上的扇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鸦雀无声片刻,没人再嗑瓜子了。银心看看周围,愣愣地举手说:舞台上的扇子,是用来演戏的。
大家又一次哄堂大笑,连垂髫也淡淡一笑,大家笑完了就看工欲善,期待着他说出真理来。工欲善想,舞台上的扇子,就是用来演戏的,可现在他得说出一点不一样的地方。他深吸一口气,像运动员上场比赛,开讲:
人们以什么样的生活形象出现在人生舞台上呢?中世纪的欧洲骑士用利剑,明清时代的中国文人用扇。扇有很大的表演性,伸缩自如,给人以空间上的魔幻感;扇有很大的装饰性,扇面展示执扇者的地位与才华;扇有很大的日常性,可以遮阳,可以招风,平凡的生活被摇曳得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扇是智慧的象征,轻轻薄薄一片,执扇者就如诸葛亮一样举重若轻。然而说到底,扇子和利剑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指向,利剑是进取的,直面人生的,阳刚的;扇子不管翻飞得如何天花乱坠,它总在遮蔽,摇扇的男人是阴柔的。刚才我听说你们去万松岭寻找十八相送的感觉了。请问《梁祝》里的十八相送为什么要用扇子?仅仅是为了表演需要吗?不,是为了掩饰,是一种通过掩饰来张扬的方式。在这里,梁山伯用扑蝶的纸扇取代了男人的利剑,遮蔽了一个男人的女性化实质;而祝英台则用纸扇展示了自己既想遮蔽又想暗示自己性别身分的一种矛盾手段。扇子是用来掩饰她瞧郎之本意的。在生活中果然就有一种瞧郎扇,隔扇羞窥意中人。你隔扇羞窥意中人,意中人看着隔扇羞窥的你,还有人隔扇看着你和你的意中人,既是挑逗又是勾引又是防空洞又是战壕又可作壁上观,所以中国扇子在很多时候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暧昧,介乎于是和非之间的诡辩,就像你们越剧中的女小生一样,介乎于男与女之间的第三性。
从她们一声不吭大睁两眼的表情来看,工欲善可以断定她们没有听懂。于是他一挥手指着后排的垂髫说:舞扇的意义是很独特的,就像这位学员脸上的墨镜。这是一种由戏剧原理指导下的戏剧效果,它遮住了你的眼睛,是为了让你的目光在别人眼里独一无二。他顿住了,想,我说到哪里去了。
好一会儿,工欲善才听到银心的声音:垂髫,他在说什么呀?什么你的目光独一无二。从前他认识你吗?我怎么一句也没听懂。
那个垂髫摊摊手,像是表演给大家看:天地良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