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合书,心中万般思绪,古往今来但凡圣贤大儒皆习君子之道,奈何君子之道通天,百年间难有一人能习其道,王素若想日后大有作为、顶天立地那么就必须走君子之道,王素仰天长叹:“君子之道为何物,何为君子?”
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下器!”
金色铭文从古书中显现出来,同时伴随着振聋发聩的吟唱声涌入王素的耳中,王素只觉脑中隆隆,眉心清凉,全身都格外舒服。
王家老宅的小院中,一道金色的光柱划破夜空,直冲九霄,奄奄一息的王素身体慢慢浮起,沐浴在光柱之中,额头的伤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血迹也慢慢消散,王素仿佛正在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洗礼。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十里外的圣殿里的金钟忽然金光大作,撞破房顶,悬浮于空中长鸣不已,守夜的弟子惊慌失措,长安城中十名大儒皆出现在圣殿之中,围坐在金钟周围吟诵圣人言,精纯的浩然正气从十名大儒身上散发出来,直到半个时辰之后金钟从落回地面,金色光芒慢慢敛入钟体。
“刘先生,方才金钟长鸣是不是有异族入侵?”守城的将军程德仁早已带着大队人马在圣殿外恭候多时,见金钟落了下来他才走到一名须发皆白的大儒身旁问道。
这名大儒名为刘子健,虽未有官职,在长安却是最为德高望重之人,他摆了摆手笑道:“将军多虑了,并非是异族入侵,相反这是喜事,我大唐时隔二百年之后再有人踏上君子之道了,这件事情还望程将军能够暂且守住这个秘密,金钟的事情也帮老朽压一压。”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我大唐之幸,刘先生放心老程我今晚什么都没听到,什么也都没见到。”程德仁拱了拱手,带着手下人转身离去。
“刘兄,我方才留意到西南那道冲天的金色光柱里有淡淡的红晕蕴含其中,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眼拙看错了。”程将军走后,另一位大儒走了过来,眉头紧锁着疑惑道。
“嗯,派人到西南两州五府之地细细探查,特别是最近取得秀才以上文位的儒生都要留心一下,此子将来若是走正途成就将不低于你我,可如果心有偏颇,后果也讲难以估量,唉。”刘子健沉默片刻叹道。
“能够入君子途的可都是圣人认可,才气灌顶之辈,既然是圣人的选择,咱们操这份心干什么,道家有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将来的事将来再看就是,得了,这大半夜的困死了,我还是先回家去补个觉了。”说话的是李九道,此人乃是大唐最年轻的大儒,明年才够三十岁,学识渊博,奈何为人懒散,喜好游山玩水,不精于学业,否者将来成圣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仅是长安城,整个武宁县也沸腾了,知县赵志文看到那道光柱震惊的推门而出,带着一帮子衙役直奔光柱散发的方向。
赵志文乃是举人老爷,他隐隐明白那道光柱代表什么,才气灌顶,直冲云霄,这是什么概念,别说是武宁县,就连整个凉州这十年来也仅仅是出现过三人,这样的人才出现在了他管辖内的武宁县,无论如何这样的儒生也要拉拢才是。
这一切都跟王素无关,他已经悬浮在空中,沐浴在金色光芒之中,面色红润,眉心像是有个漩涡似的,在疯狂的吸收着那些金色光芒,王素口中念念有词。
“君子有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王素猛地睁开双眼,口中喝道:“君子不器!”
之前用铁锤追杀王素的那名叫“二虎”的汉子应声倒地,身上骨骼寸寸碎裂,当场气绝,这一招乃是通过儒法与天地元气结合催动的“一字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