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房产,同时各族群在此阶级中争相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其中以外省人尤为明显;此外,此一阶级的出身颇为多样化,有不少更是向上流动的“第一代”中产阶层。
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流动与转变影响(3)
新旧中产阶层间的矛盾
台湾中产阶层,不论是新中产或是旧中产(小雇主)的兴起、成长和扩大,都与台湾经济的资本主义化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的结果发现,台湾的中产阶层对资本主义的逻辑与运作,如利润目的,决策与质询的二分化组织原则,罢工的规范与结果,以及大企业的势力等,均抱持着某种程度的支持和拥护态度。旧中产阶层(小雇主)尤其具有甚强的“向资本家倾斜”(pro�capital)心态。至于新中产阶层则在原则支持的态度下,也有着某种程度的矛盾和不一致的反应(见表2)。谢雨生:《台湾社会阶级及其流动再探——兼论1990年台湾普查数据的运用》,《公元两千年人口普查相关问题:实务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人口学会,第154~195页。
表2对台湾社会阶级结构之分类参考单位:人,%经济部门自雇从 业 身 份受雇私部门公部门白领白领资本阶级白领私人受薪专业阶级白领政府部门专业阶级(非手工)白领小资产阶级白领私人受薪管理阶级白领政府部门管理阶级白领私人受薪事务阶级白领政府部门事务阶级蓝领蓝领资本阶级蓝领私人受薪技术阶级蓝领政府部门技术阶级(手工)蓝领小资产阶级蓝人私人受薪非技术阶级蓝领政府部门非技术阶级农业农业资本阶级农业受雇阶级农业小资产阶级进一步分析新中产阶层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关系,我们可做如下的剖析。
首先我们假设四个规范性的前提,来作为台湾资本主义的“合理”方向:(一)资本主义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威权主义色彩应降低;(二)资本主义下的贫富差距应缩短,造成贫穷的外在结构因素应给予更多的重视;(三)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能力应增加;(四)对企业组织扩大的抗拒和排斥也应降低。从上面这四个前提来说,我们发现台湾管理中产的现有性格有利于未来企业组织的扩大与成长潜力,专业中产的性格则有助于体制的自我反省,对贫富不均问题给予较多政策改革的助力,以及制衡威权主义的持续上扬。相对地,管理中产目前的威权性格和专业中产的“反大企业”心态,则恐有不利于未来资本主义的健全和合理发展。台湾的中产阶层并没有出现特别突出的地位焦虑感,反而是资本家、小资产阶级和劳工对地位的不安和紧张有较深的感受。在中产阶层当中,新中产对自己的地位处境又表现得比旧中产平和安然。但是,在移民意愿和动机上,中产阶层(尤其是新中产阶层中的管理中产)在表现移民意愿和动机上的程度,却是仅次于资本家,比小资产阶级和劳工都强得多(见表3)。谢雨生, 同前引文,第154~195页。
表3对台湾社会阶级结构分配参考单位:人,%自雇经济部门私部门公部门合计白领白领资本阶级白领私人受薪阶级白领政府部门(非手工)44303(3�61)40447(3�30)专业阶级白领小资产阶级白领私人受薪34130(2�78)59246(4�83)管理阶段白领政府部门47461(3�87)管理阶级白领私人受薪23232(1�89)103549(8�44)事务阶级白领政府部门84427(6�88)事务阶级172335(14�05)19869(1�62)35311577231(6�29)(28�78)蓝领蓝领资本阶级蓝领私人受薪蓝领政府部门(手工)15458(1�26)技术阶级技术阶级蓝领小资产阶段147116(12�00)39454(3�22)1282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