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王府永远不可能到她家求亲纳聘,然后用大红花轿迎娶她过门。
这次她能顺利当上太子妃,还多亏了尧儿这个小福星。王爷要借孙子的出生大做文章,就必然要立孙子的母亲为正室,要不然,那份感人的陈情书就会显得虚伪:你这么爱长孙,不舍得他成为父不详的孩子,怎么又舍得让他成为庶子?
她是真的很侥幸,才和赵佑熙走到了一起。给擅论因果的人说起来,这样是不是叫“良缘天定”,再怎么难,再怎么挫折,终会修成正果?
她对着镜子出神,邱掌正见太子妃梳洗完毕,在门口请示道:“是不是吩咐小子们准备辇舆。这就送您去慈懿宫?”
茗香抢白了一句:“太子妃还没用早膳呢。”
邱掌正笑着说:“皇后都是先请过安,侍候太后用过早膳,再自己回去吃的。”
俞宛秋用眼神制止茗香,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多谢掌正提醒,我们这就走吧。”
她并不相信邱掌正的话,皇后的寝宫离太后的寝宫那么远,每天侍候完太后,回去只好吃中饭了。但邱掌正把皇后抬出来压她,她只能暂时依从,反正,等她得到皇上的恩旨,就可以每天清早出门,再不用请什么安了。她为朝廷的事操劳,太后如果还计较这些小事,会显得不顾大局,给她请安难道比军国大事还重要?
“张全,不用那么急,走稳当点。”她吩咐抬辇的小太监。
上辇时,她顺便问了一下随行太监的姓名,她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东宫所有服役人员的名字和职衔记个**不离十。如果她跟底下的太监宫女熟悉了,要做什么可以直接吩咐他们,不用通过这些讨人嫌的女官。
这是俞宛秋昨晚想到了应对之策:不能赶走,就架空她们。
她相信,东宫原有的仆从也未必肯听这些人的。他们在东宫服役多年,临到太子立妃,反把他们撇到一边,尽从外面弄些人进来管事,他们会心悦诚服才怪。
像邱掌正,听赵佑熙说。原本不过是太后的娘家吴家的管事娘子,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东宫的女官之。安南王称帝,吴家也跟着鸡犬升天,连家仆投奔过来,都能有这么好的待遇,看来太后把赵氏的皇宫当成吴家的后院了。
到了慈懿宫,皇后没见着,却见到了几位皇妃,和一群“太子的女人”。
于是场面演变成了,她给太后请安,那群女人给她请安。她们要以妾侍自居,尊她为正室,她也懒得分辨,不许人家进东宫,还不许人家过过干瘾?太后可是睁着一双包含警告的眼睛看着她呢。
见礼毕,太后开口就问:“怎么没把孩子抱来?”
动身的时候,邱掌正也说过这话,她早就让兰姨去吩咐乳娘,扯了个很好的理由:“孩子刚吃过奶,不能出门,怕受了风会吐奶。”
太后的脸色阴沉下来,语气中带着很重的压迫感:“知道要出门,怎么还给他吃奶?”
俞宛秋回道:“他每天早上醒来。一睁开眼睛就找吃的,稍微给慢一点就会哭。”您说给不给呢,莫非就为了抱来给您看,让孩子饿着肚子?
太后无话可说,又是张贤妃出来打圆场:“刚满月的孩子,少出门也好,等再大一点,会喊太祖母了,到时候让太子妃每天给您带过来,让你听得耳朵起茧。”
另一位李昭仪笑呵呵地纠正:“是皇太祖母。”
太后听到这个称谓,脸色才好转了一点。
俞宛秋暗吐了一口气。稍坐了一会,就起身道:“孙媳还要去凤鸾宫给母后请安,这就先告退了。”
太后点了点头,朝旁边做了个手势说:“你带着她们一起去吧,都是儿媳,一道去给母后请个安。”
俞宛秋转身出门,心里波澜不兴,她再也不会为太后的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