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宗教。
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显示出,塞林格对美国式物质文化的鄙薄与反对,对中产规范社交礼仪的唾弃,远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期孩童的毫无目的性的反抗,它来自于一个曾经热衷于传播教义的犹太家族,某种文化和精神的基因使他与这个大众文化泛滥、成功学流行于世的国度相疏离。他的内心深处一直为那种深邃的训诫所召唤,而他的身体却太过年轻也太过孱弱。
塞林格对宗教的态度是很有趣的。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关注佛教,之后又转投罗摩克里希那的印度教,甚至还尝试过包括基督教科学教派和针灸、禁食、呕吐清洁法等等,但塞林格终其一生又始终是个无神论者。事实是,与其说塞林格努力做个宗教徒,或是尽可能让自己往形而上的路途上走去,不如说,某种恍惚但又能确实为人体验并确信的宗教性成为塞林格依托并抗拒“堕落”时代的依据。
与为反抗而反抗者们不同,塞林格的反叛从来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他吁求真正诚实的道德,渴望真诚交心的相处,而不仅是千人一面的“见到你很高兴”,他信赖灵魂的纯洁和灵魂所能到达的深度--精神的升华与净化是塞林格一直追求的,这种理想化的浪漫主义碰壁之后,便成为强烈愤慨的反弹。
塞林格:不仅仅是青春(3)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成名以后的塞林格选择了隐居,主动将自己隔绝在公众视线以外,这也可以使我们理解塞林格在爱情婚姻中的态度:他似乎只喜欢与年轻女孩书信交往并恋爱,而据一个十八岁时与他同居过的情人回忆,分手多年后意外重逢,塞林格不仅立刻将她赶走,而且指责对方心中充满了“贪婪、渴求和攫取的欲望。”极端的纯洁,这是塞林格真正信奉的宗教,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教派。
不仅仅是青春
但纯洁与英雄无关。
塞林格小说的流浪汉体例与人物塑造总令人想起美国文学史上另一位优秀的作家,马克·吐温,后者将赞美与观察世界的眼光毫无保留地送给哈克这个小男孩,这也成为美国小说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事实上,欧美文学中的英雄主义观念并非在某个时代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以来,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救民于水火的史诗英雄、悲剧英雄或者带有东方色彩的集体主义英雄,相反,主人公们往往处于某种现实和精神的困境中,充当受难者和牺牲品,在窜动的生命火山口处徘徊。失败者和零余者大量涌现,这不仅是时代状况的转变,还是人类在自我探索认知过程中达到的一个更为审慎的阶段。
“亲爱的上帝,生活是地狱。”《为埃斯米而作》里正在接受情报部门训练的军人X,瞪着一位纳粹低级女军官在某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的这行字,“苦苦地抗拒着巨大的吸引力,不让自己为之所动。”接着,他在下面写道,“我认为因为不能去爱而受苦,这就是地狱。”作为一个曾奔赴二战前线的退役军人,塞林格曾对女儿说:“无论你活多久,人肉燃烧的味道都无法从你的鼻孔里消散。”而霍尔顿的出走、追寻和回归,在形式上或许正符合传统英雄模式的三阶段,在内容和实质上却是对英雄原型的彻底解构。在霍尔顿的升级版中,格拉斯家族的早慧孩子西摩,带着战争的烙印,和小女孩西比尔进行一番颇有意蕴的交谈后,返回旅馆,看着熟睡中的女友,开枪自杀。一个曾经的孩子死了,另一个孩子继续生活。
但我们能要求塞林格除了守望或捉住麦田中嬉戏的孩子外,再给我们开出怎样的生活希望清单吗?事实是,作家不需要充当导师,不需要给出答案,他只能让那些需要的心灵不再孤独。而生活的路将继续着,在最终的意义上,我们都是互不相干的个人,去面对最后最真的叩问。
正是在与老霍尔顿们分离若干年后,我才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