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部分 (1 / 5)

撇欢瘢�虢坛烧咭病9士鬃釉唬骸爸腥艘陨希�梢杂锷弦玻�5);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告子之以决水喻者,徒谓中人,不指极善极恶也。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7)。”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至于极善极恶,非复在习。故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8)。”性有善不善,圣化贤教,不能复移易也。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而曰“上智下愚不移”,故知告子之言,未得实也。夫告子之言,亦有缘也。《诗》曰:“彼妹之子(9),何以与之?”其传曰:“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朱则赤。”夫决水使之东西,犹染丝令之青赤也。丹朱、商均已染于唐、虞之化矣(10),然而丹朱慠而商均虐者,至恶之质,不受蓝朱变也。

【注释】

(1)告子:姓告,名不详,一说名不害。提出性无善恶论,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对立。

(2)决:排除堵塞,导水使行。

(3)上、下句都在说人性的善恶问题,故疑“人”后脱一“性”字。有《孟子·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可证。以上参见《孟子·告子》。

(4)姿:通“资”,资质,本性。

(5)上:上等,高级。这里指仁义道德之类的大道理。

(6)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7)引文参见《论语·阳货》。

(8)引文参见《论语·阳货》。

(9)妹之:《诗经·啵�纭じ伸浮纷鳌版�摺保�纱印�

(10)化:改变。

【译文】

告子跟孟子同一个时代,他评论人性没有善恶的区分,就像湍流着的水,挖个缺口使它向东就向东流,挖个缺口使它向西就向西流。水本来没有向东流向西流的区分,就像人性没有善恶区分一样。告子的话,是说人性与水相同。假使人性像水,可以用水来比喻人性,那就像金成为金是因为它本性是金,木成为木是由于它本性是木一样,人善是由于禀性是善的,人恶也是由于禀性是恶的。开始在娘胎中禀受天然之气形成的本性,接受的是单纯的资质,所以生下来就有征兆呈现,是善是恶可以明察。对于善恶无法区分,而可以改变的,称为平常人。他们不善不恶,要等待教育才能成为性善的人。所以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智力的人,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智力的人,不能够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告子用决水来比喻人性,仅仅说的是平常人,并不指最善与最恶的。孔子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受不同习气的影响,才彼此相差很远。”这样看来,平常人的人性,在于习气了。习气好就成为好人,习气坏就成为坏人。至于最善最恶的,那就不再决定于习气。所以孔子说:“只有上等聪明的人与下等愚蠢的人才不可能改变。”人性有善与不善,即使圣贤教化,它也不会再改变。孔子是道德的鼻祖,在所有人中是最卓越的,都说“只有上等聪明的人与下等愚蠢的人才不会改变”,所以知道告子的话,不够真实。不过,告子的话,也有缘由。《诗经·啵�纭じ伸浮飞纤担骸澳歉雒篮玫娜税。�檬裁窗镏��俊逼渥⑹退担骸氨扔飨癜咨�乃浚�们嗌�娜玖先ト舅�统晌�嗌��煤焐�娜玖先ト舅�统晌�焐�!蓖诟鼍隹谌盟�蚨�骰蛳蛭髁鳎�拖袢舅渴顾�晌�嗌�蚝焐�5ぶ欤�叹�Ω靡驯灰ⅰ⑺唇�靖谋淞耍�欢�ぶ烊春馨谅�⑸叹�春鼙┡埃�杉�疃窳拥谋拘裕�遣换峤邮芟癜姿勘蝗境汕嗌�蚝焐�茄�谋涞摹�

【原文】

13·5孙卿有反孟子(1),作《性恶》之篇(2),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者,以为人生皆得恶性也;伪者,长大之后,勉使为善也。”若孙卿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