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成功,是因为自己是天才吗?孔子自己否认这一点,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成功的秘密在于“学而不厌”。举个例子吧!那时有一部将宇宙万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哲理书——《易经》,是比较难懂的,孔子却非常感兴趣,到了自己的晚年还反复阅读。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纸,著书艰难,字要写在竹板上,然后用绳子把竹板穿起来,一本书就是好大一堆竹板。读书时,要翻动竹板。孔子在读《易经》的时候,由于是反复读,他多次把穿连竹板的绳子弄断了。可见他用功之勤。即使这样,他觉得自己对《易经》还未研究透彻,感叹时不我与,如果富有春秋,他还会多用一些工夫。孔子在学习时,对知识的追求总是锲而不舍的。
正因为他一生好学,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似乎是每隔十年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晚年,他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感到欣慰,总结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我在15岁的时候就立下志向,要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抱负的人。到了30岁的时候,我对人生、社会、历史等等都有所了解,知识面广了,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由于知识丰富,遇到事情的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因此到了40岁的时候遇事就不感到大惑不解,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是可知的。正因为是可知的,便进一步去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这一探索似乎是尝到了甜头了,50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即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是认识历程上的大飞跃、大台阶。再过10年到了60岁,孔子的涵养性臻于完善,无论别人的什么话(正面的、反面的、顺耳的、逆耳的)都听得进去,到了“耳顺”的阶段。再过10年已达70岁,孔子觉得自己想事做事能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妄想,不妄为,也不错过人生的机遇,使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不怎么出差错,不越轨,符合礼教。
孔子毕生好学,知识给了他力量,也给了他乐趣,尽管他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不遇知音,碰上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很令人敬佩的。有一次,一位地方官问孔子的学生:“你们的老师孔夫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乍然间,学生莫知所对。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告诉他,我那位老师呀,他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乐观的孔子十分平易近人。在他的学生们的眼里,他一面是望之俨然的严师,一面又是“即之可亲”的宽厚长者。他不摆教师架子,常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和感情。有一次,他问身边在坐的几位学生:“说说看,你们各人有什么志向?”当学生们一一说出自己的志向后,回过头来对孔子说:“愿闻先生之志。”孔子坦率地告诉学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以于丹说的好:“我觉得孔子是一个朴素的温暖的老头,他为人特别厚道,对人不尖刻。子贡曾问他‘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恕’,他一向以‘恕’道对人就是宽恕包容,所以我觉得孔子的思想非常朴素,他一生都很穷困,所以这样一个朴素厚道的人透过千古的尘埃能够给我们心灵抚慰和温暖。”
孔子一生所做的两件事(1)
有一种类似葫芦的瓜叫匏瓜,它个儿小,分量轻,不能食,但有观赏价值,人们常常把它悬起来,作为摆设。
有一次,佛肸邀请孔子到他那里做官,孔子的心动了,想应邀。孔子的学生子路却不赞成,说道:“老师呀,过去我听你说过,道德高尚的人是不同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相处共事的。佛肸这个人不怎么样,他作为大贵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