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部分 (1 / 5)

这从白云的那首诗——《课堂》就可以看得出来。

因为懂,所以不听,

因为不懂,所以也不听。

全诗就两句话,却真实诙谐的反映了某些课堂学生上课的情形。

白云的另一篇文章——《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果》更能反映她的写作特色和她的性格。文章大致如下:

秦朝末年,楚汉争雄。楚败,项羽不肯过江东,自刎乌江。如果项羽能听从部下,渡江东去,历史又将怎样呢?

历史没有如果,于是项羽成了教育后人的反面教材。有诗云:“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为什么很少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评价呢?因为我们都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以项羽的性格他是不可能过江东的,就算过到江东,那种“苟且偷生”的日子也只会令项羽生不如死。如此一个人,让他过了将东又有何意义呢?我们应当尊重历史,更应当尊重个人。这不是对项羽的褒奖,仅仅是尊重。

同样是战败,而且败的很惨的勾践却并没有放弃。吴越战争,越国战败,勾践和他的臣子全部被俘虏到了吴国,受尽凌辱,然而他还是忍辱偷生,卧薪尝胆,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蛊惑了吴王,并打败吴国,笑到了最后。勾践的成功于是成了教育我们后人的正面角色。有诗云:“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果,让我想到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因为是人决定历史。个人的决定是暂时的,因为过了一段时间,人又有可能改变决定,但人的性格却是长期的,他们的性格便决定了他们在历史上保留什么样的位置。

二战初期,盟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战术失误,被德军打的节节败退。大批的盟军被德军围在法国西北角的港口城市——敦克尔克,大有被全歼之势。盟军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放弃大量的重武器,仓皇地撤退到英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敦克尔克大转移”。而事实上,盟军被打的一败涂地,来不及转移大量的重武器,不得不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应该叫“敦克尔克大逃亡”更贴切。二战的结果是盟军胜利了,于是历史给予了这次“敦克尔克大转移”十分暧昧的词汇——说那是一次伟大的转移,是为以后的反攻保住有生力量。

“敦克尔克大转移”对盟军在二战的最终胜利有着多大的作用我不知道,但我想,就算盟军在敦克尔克彻底失败,也不会改变二战的结果。

另外的一个与此类似的是发生在朝鲜战争。1950年,北朝鲜为了统一朝鲜半岛(此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没有参战),大举向南朝鲜(今韩国)进攻。南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部队”节节败退,很快,“联合国部队”被逼到了南朝鲜东南的一个死角——釜山,历史没有重演“敦克尔克大转移”那一幕——撤退到日本。“联合国部队”坚持死守,寸步不让,终于在仁川登陆后将整个战争的局势扭转过来。之后北朝鲜部队开始招架不住,连连败退,最后不得不请中国出面,不过这已是后事。如此装备精良,通讯先进的“联合国部队”却被刚刚解放,土制武器,通讯落后的北朝鲜部队逼进死角,这本身就是一种耻辱。然而战争的胜利者是“联合国部队”,历史同样给予了这次釜山坚守相当暧昧的评价——说那是至死地而后生的战斗,牵制住了大批的北朝鲜军队,为后来的胜利赢得时间和时机。

胜利者永远是对的,历史也永远偏向着胜利者,而失败者却让人不齿。“成王败寇”不是中国人的特例。历史让后人活的太累,让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甚至不许“碌碌无为”。于是为了成功,我们不择手段;于是历史开始变得血腥。

历史不应该是这样,我们要的是对历史的尊敬和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不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有过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