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部分 (1 / 4)

1970年…1977年为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创始人及助理主管。1977年…1983年为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负责人。1983年…1996年dec系统研究中心创始人兼负责人。

“只有想不出来的,没有做不出来的。”人们用这句话夸赞想像力的神奇。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神话”此起彼伏,使那些成功的商人和技术尖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却往往忽略了一些最初敢突发奇想的精神领袖和项目组织者。

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主任和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主任的鲍勃·泰勒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因特网的始作俑者,他的魅力在于能够把性格迥异而又才华出众的科学家们联合在一起,共同把一个个有趣且有益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形成有应用前景的成果。

在后世,信息产业被巨大的商业利益所驱动,已变得有些失去理性,回过头来再看技术先驱们的初衷,赵卫东不禁在敬佩中生出些遗憾。

赵卫东十分清楚,无论是因特网还是个人电脑的历史,鲍勃·泰勒都可以牢牢地占据一个席位,而且这个位置十分靠前。

1965年,他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

任职期间,他第一个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试验的设想,并筹集到资金启动试验。他把拉里·罗伯茨招入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具体负责项目,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的来由。

1970年,泰勒负责创办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招集顶尖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计算机研究的天堂,孵化出各种突破性的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这为70年代末计算机业的爆发准备了充足的技术条件。

赵卫东知道泰勒负责创办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研究出众多的成果,使得乔布斯、比尔·盖茨等计算机业余选手可以直接操起他们准备的武器,赤膊上阵,引爆个人电脑革命,并使自己平步青云。

他知道泰勒并不是计算机专家,而且也不参加研究工作。他为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招聘了大量杰出人才,当时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工作、后来获2003年度图灵奖的爱乐克在七十年代初曾说过,“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工作”。

可是严重的问题在于施乐总部对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革命性成果漠不关心,加上泰勒的辞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急速衰落,发明者感到自己的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而十分伤心,对此他接着说道:

“目前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艾布特先生你应该会知道,七十年代是计算机研究者的天堂,这与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领导人鲍勃?泰勒有很大关系。

泰勒1970年组建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他在大学时主修心理学,副修数学。

泰勒并不是计算机专家,而且也不参加研究工作,但他为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招聘了大量杰出的计算机人才,当时在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工作,泰勒知道自己不能在计算机领域作出大的创造,

从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使手下的杰出人才充分施展才华上面,他提供了宽松、自由、和谐的研究环境,每周由他主持一批科学家进行讨论,一旦发现创新的火花,泰勒立即决定总的研究方向,并帮助处理所有的杂事,

例如确定预算、申请经费以及协调各方面的配合等,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可是问题在于施乐总部对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革命性成果漠不关心,发明者感到自己的成果无法实现产业化而十分伤心。

在此有利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收购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自己组建计算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