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部分 (2 / 5)

必先攻下东都洛阳,不将洛阳攻下,一切都无从谈起。

柴孝和听到李密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后,感到有些失望,只好退而求其次的道:“既然大军不能西进,我请求潜行去窥伺官军的间隙,以便乘机进攻。”李密应允了。

柴孝和于是带着几十名骑兵到了陕县,山中的盗贼归附他的有一万余人。

对于攻打洛阳,李密早有定计,洛阳有民百万,每天所需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若断了洛阳的粮食,洛阳将不攻自破。

洛阳的只要粮食来源,一为洛口仓,现在已被李密占据,二则为回洛仓,现在仍在洛阳的控制之内,为洛阳的最后生命线,李密的下一步作战目标,便是攻占回洛仓,一举将洛阳的这条生命线切断!

四月十九日,李密派遣裴仁基、孟让率领二万余人袭击并攻取了回洛仓的东仓,烧毁了天津桥,纵兵大肆抢劫。

东都派兵出击,裴仁基等人被击败逃走,李密亲自率领部众屯驻于回洛仓。

当时东都还有兵力二十余万,士兵们昼夜不解铠甲,在城上敲击梆子巡逻。李密进攻洛阳附近的偃师、金墉要地,都未能攻克。二十四日,李密返回洛口。

这时的李密军队的兵势甚猛,常常攻入东都西苑与隋兵交战。不过这时为了攻占回洛仓,李密不小心被流箭射中肩膀,所以精神厌厌,躺在营中养伤。

洛阳是无法接受回洛仓丢掉的,没有回洛仓,他们全部都得饿死。

二十八日,越王杨侗派段达和庞玉等人乘夜出兵,在回洛仓西北列阵,因伤精神不足李密与裴仁基率兵出战,报有死志的段达等人人人奋战,大破李密军,杀伤大半人马,又重新夺回了洛口仓。

李密只好放弃回洛,奔往洛口,为李密筹划入关中示意的柴孝和,原本已收有万于部众,但那些部众在听到李密败退的消息后,就各自溃散了,柴孝和只好轻骑回到李密军中,李密入关中之事就这样变得遥遥无期了,也正因为这样,才让太原的李家有了可乘之机。

第144章 进军关中

有能力入主关中的诸多叛军中,李密有洛阳阻隔,薛举、梁师都因刚攻占了许多底盘,尚需时间消化,所以都暂时抽不出身来,而窦建德等人又因距离太远,根本没有可能入主关中。

所以在这时,天下间唯一能进军关中的,便是河东李家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天命所归吧!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初一,李渊任命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将一切后方事务,都委托李元吉处理。

五月初二,李渊杖白旗,在军营门前誓师,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宣布尊立在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然后统帅甲士五万人从晋阳出发,正式进军关中。

李渊进军关中的时间,比原本的历史要早了两个月,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渊进军关中的时候只有三万盔甲不整的士兵。

而这时的李渊却有兵五万,而且其中左领军府中的的一万五千士兵,要么是随李隐四处征战多年的老兵,要么是从矿工中招来的精锐府兵,战斗力极强,李渊其余的人马,也因为准备充足,所以虽无多少战斗经验,但至少军容整肃,兵甲整齐,与原本历史上的李渊军有着天差地别。

李渊军入关中的最终目标,自然是西京长安了,进军路线主要是一直沿着汾水,走汾水河谷,往西南而行,期间需要经过的要地,有西河郡、雀鼠谷、贾胡堡(今灵石县南,疑为今韩候岭与南关之间)、霍邑(今霍县)、绛郡(今新绛县)、黄河渡口中的龙门、蒲津渡、风陵渡,以及河东郡。

以上所述要地,还只是入关之前的部分,入关之后,要想到长安,还另有其他要地,由此可知,李家要想入主关中,实在不是什么容易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