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部分 (2 / 4)

代传下来,竟成了嘉兴的一道名菜。

常熟“鸭血糯”

常熟“鸭血糯”,米粒殷红如血。民间相传,这种糯米,内含铁质,有补血强身之功。用它来制作糕点等食品,香糯可口,人人爱吃。那么,为啥叫“鸭血糯”呢?这里有个悲壮的故事。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常熟一带。这批亡命之徒,烧杀掳掠,无恶不怍,把个好端端的常熟城搞得六缸水浑,老百姓吃尽了他们的苦头。当时,常熟的知县官名叫王铁。他上

任后,带领百姓修筑城墙,亲自训练士兵;他张开强弩,给士兵示范。当地军民看到这个有胆有识的知县,无不从心底里尊敬他,信赖他。

有一年,一伙倭寇直犯东门。王铁得到消息,立即带兵前往迎击。他登上城堡,拉开大弓,“嗖”一声,一个倭寇被击中倒地。其他倭寇见势不妙,“叽哩呱啦”,乱窜奔逃。第二天,

军民同心,乘胜追击,把停泊在长江里二十多艘敌舰烧得一片火海,歼灭倭寇不知有多少。网首发

凶恶的倭寇损兵折将,恼羞成怒,他们把王铁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他。

第二年,倭寇又纠集了一批兵力,偷袭常熟,被当地驻军一阵冲杀,赶到了长江口。王铁接到密报,气得七窍生烟,怒吼道:“倭贼如此猖獗,老夫下了决心,不同他拼个鱼死网破,决

不罢休!”于是,他立即率兵,乘着数十只小艇,悄悄地追到让塘。没想到诡计多端的倭贼埋伏在让塘四周,他们见王铁已进入包围圈,就伏兵四起,一下把王铁归路切断。王铁眼看中了计

,但他仍带领兵勇日夜冲杀,一连好几天,粮草断绝了,大家就挖长江边的芦苇嫩根充饥。王铁在战斗中虽然身受重伤,但他忍痛挨饥,沉着应战。最后,在和敌人肉搏中,不幸双脚陷入芦

苇泥塘中,被残忍的倭寇活活戳死了。

抗倭英雄前仆后继,奋勇杀贼,终于平息了寇乱。老百姓从外面逃难回到江边,得知王铁壮烈牺牲,顿时哭声震天,哭得天空雪花飘,哭得长江水倒流。这时,忽然从远处飞来一群野鸭

,“呷呷”叫着落在芦苇丛中。老年人看见野鸭,大叫道:“呃,这么多野鸭从东面飞来,不是倭贼又将入侵的预兆吗?打死它!打死它!”

原来,长江边上,到处都是青生生的芦苇口,这些野鸭每年冬天都成群结队到南方来过冬。而常熟土话“鸭”、“倭”声音相似。老乡们看到野鸭,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又因王铁惨遭倭

寇毒手,个个咬牙切齿,要为王铁报仇。于是,到了晚上,男女老少,大家燃起火把,在芦苇丝中张开罗网;大捕“鸭”寇。等到王铁安葬时,乡亲们将数干只野鸭在长江边上宰杀后,进行

祭奠:一时间,野鸭的血流满地。乡亲们心里痛快,这才挥泪离去。网首发

可是,说来也巧,第二年在宰鸭的血地上,突然长出一种红芒矮杆的稻谷,谷粒皮呈浅紫色,脱皮精辗,米粒红如血珠。大家猜想,这种稻谷,一定是鸭血变的;因为王铁遇难时曾经断

粮挨饿,倭寇罪孽深重,死后变成了稻谷,向王铁请罪。这件事传开来,乡亲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采集这种红米煮饭。大家烧好一尝,香糯异常,特别好吃,于是就把这种米取名为“鸭血

糯”,并且广为种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又因为这种谷粒的两旁生有一对翼状薄膜,形似鸭翅,所以又把它叫作“飞来糯”。

信义的报答

香港大发绸缎庄的二掌柜叫王信义,是个全城出名的厚道人。

一天,绸缎庄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小姐,她径直走到王信义面前要买绿绸。王信义殷勤地捧出一匹绿绸,问:“小姐,你看这料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