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及沿岸缓冲区;次脆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北部、横沙、长兴两岛、南汇口、杭州湾沿海滩涂湿地和上海的主要水系;其他地区为弱度脆弱区或不脆弱区。IPCC进一步分析认为,上海的脆弱性指数与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上海地区变得更脆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上海近50年降水灾害概率比前50年上升了个百分点;极端最高气温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上升,尤其是在2003出现了℃的极端高温;气温、降水和气流的变化加剧了风暴潮产生的可能性,同时风暴潮产生的损失也随之加大。“类似新奥尔良飓风的极端气候事件,在上海会不会有,我们的研究现在不能确定。但总的趋势是概率在增加。”王祥荣说。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表示,海平面上升会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及咸潮等海洋灾害。
沿海、沿江的城市都难以避免沉降,它们加重了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副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教授汪品先,在路透全球环境峰会上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使全世界范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和天津面临的挑战最严峻,主要因为土地下陷。”
2002年,由上海地质学家集体编写的《上海城市地质——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中提到:自1921年上海首次发现地面沉降现象到1965年的44年间,上海下沉的平均数是米,最厉害的地方达到米,沉降面积已达1000平方公里。
地球劫难(22)
路透社2008年10月的一篇报道称,20世纪70年代,上海政府积极回灌地下水,土地下陷程度明显减轻,地表甚至有所上升。但90年代上海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地表又开始下陷。
尽管上海现在采取措施阻止过度抽取地下水,但研究人员担心,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将使地面下陷。
华东师范大学的地质学教授许世远说:“地下水使用多或高楼密度大的地区,(土地下陷)问题较严重。”权威建筑资讯提供机构安波利斯称,上海有大约1万座建筑高于10层,其中80%是最近10年建造的。
上海市地质学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守祺表示,2000年以前,上海沉降的速度是6毫米,现在已达10毫米,而从1921年至今累计沉陷已经超过2米。
导致地面下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资源超采。同时,上海地区又是典型的软土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使得超高层建筑从软土地区拔地而起,加之地下水的抽取,三管齐下,让上海不断下降。
加之,198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周边地区的乡镇企业兴起,它们不仅大量开采地下水,而且向地表河道不断排放污水,这使得地表水质普遍下降,地下水开采规模日趋扩大。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都相继发生了地面沉降,在区域上和上海连成一片。
繁华的上海记载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风云变化、留存了中国独树一帜的海派风韵,担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角色。难以想象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如果沉没会是怎样。
百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包括上海在内被预测沉没的城市,如何力挽狂澜?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转折点,这些未来的“亚特兰蒂斯”如何拯救自己于危难?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告诉世人“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给人生观开的一个玩笑。”
(第二章 以下略)
结语
如果末日 没有赢家
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被亲切地称为“家园”,因为正是她孕育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