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本事。这是种平民的无奈。
几年前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个顺口溜“国有骏马要人骑,骑来骑去变成驴,吃肉喝血肯骨头,啃来啃去剩张皮。”如今仅剩一张皮的空巢国企则不多见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国有资产整合、出让和其他形式的流失。今天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风光无限的国企精品了。它们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依托国家宏观调控,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在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雄风胜过当年,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
曾记否?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国有企业是遍地开花。且不说散落在城乡之间,那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门类齐全的生产企业了,就是存在于城市大街小巷,数以千计的国营商店、菜场、粮站、宾馆、旅社等等,似乎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消失地干干净净。各位不禁要问,那些资产呢?恕我孤陋寡闻,当时政策对于国有企业是“抓大放小”,自然是全部放掉了。在这“放小”的过程中,卖的卖,分得分;或其名曰“转制民营”,或其名曰“资产带人”;大概谁也统计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国有资产被瓜分蚕食殆尽,付之东流。
君不见?过去那些企业大大小小的“厂长”、“经理”们,在这场资产处置过程中,享用了“最后晚餐”的美味佳肴。至今仍然在喜滋滋地咀嚼品味着这顿盛宴的价值。随着城市开发推进,日新月异。房产升值,地产升值的前景一片光明,他们高枕无忧,尽兴品尝“国有资产流失”给自己带来的“果实”,享用着那一串串甜美的葡萄。说到这里,笔者绝非有半点怨愤和心理不平衡,亦无“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感慨!只是随便想想,随便写写,仅此而已。当然,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被遏制住了。相信国有资产被为官、权势者分食现象不会再有,平民流露出来的无奈也不会再来。
作者题外话:写于2007年10月
渴望龄老”
昨晚,临睡前接到过去单位老同事L打来的电话,他咨询我有关更正年龄的问题。过去自己曾在单位做过人事工劳工作,也为别人办理过更正年龄的事情。记得那是1998年,在整理员工名册时发现单位领导快到退休年龄了,他档案里所有表格登记中的出生日期都是1938年12月。我提前通知他,谁知道他告诉我说那些资料都是错的,因为年轻时当兵年龄不够才多报了三岁,自己真正出生日期应该是1941年。要我给他更正过来。后来我为此特跑到他的老家,在乡里开了证明他是1941年出生的证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领导的年龄更正过来。使得他在60岁的门槛内多待了三年。
L在电话跟我讲得,想要更正内容和我过去为领导办理的正好相反。他说自己是1948年出生的,现在自己的身份证上显示的则是1951年,这样的话自己还得多等三年才能办理退休。拿不到退休金不说,还得多交三年的“社保”、“医保”。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又能说什么呢,反正这是挺麻烦的。自己豁然想起另一件事来,于是我对他说起。也是原单位的一个同事Z,年龄更大一些,Z的情况和L的差不多。Z于1964年高中毕业后,下放到安徽“十八岗”农场。*时短暂回城,1968年再度下放农村。1978年再度回城时,大概他的年龄受到了限制,他不得不在公社找关系将自己1941年的出生日期改为1949年。一下子又回到三十岁以内,得以顺利回城,后来我们成为同事。〇二年企业改制,Z和所有员工一样“买断”工龄回家了。实际上,当时他已经六十有二,己过了退休年龄的60岁门槛了。但他档案资料上所反映出,距离这个门槛还有六、七年时间。后来听说,他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〇四年退休了。我将这事告诉了L,要他自己咨询一下Z。
这件事总算打发了老同事,告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