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开车的那位供电局外线任职的大哥,接到家里的电话。嗯,是他的孩子在催他回家去陪他。由于近来电力供应的问题,他的工作量也极多,每周从周一忙碌到周六,一般情况下,孩子是寄在祖母家,于是见面的机会也更少。只有星期天,才有可能大团聚。他温和地安慰着孩子,说在办事,办好了事,就回去。
不久,到了溪南云英境内。向左转,向右转,小路有些崎岖,烟尘轻轻飞扬,两边的树木投下朦胧的影子。车在一片空地上徐徐停下,尘土在地面轻轻地飞腾着。
一支鱼刺是义工队伍里最专业的摄影师,适时地拍摄着。众人在小巷子间绕走着,墙角的小水沟很幽静,透过低矮的土墙,可以望到一些埕子。在一个门前面停下,蓬岛村人率先走进去。这是一片老屋,外埕上空用竹篙摆成衣架,上面的衣服有些旧。十余岁的小女孩靠着房间前的一根柱,平静地谈着话。这个家,就是她在主管的。
义工社送的煤气炉已经成为唯一现代化的摆设,毕竟,煤气贵啊!也许,只有刚开始的时候用过。墙角有一小堆柴,看样子,这是最节省的燃料。
车继续前进,第三站是溪南南社。在南社幼儿园停下,然后步行。巷子很小,基本上只容得下两人并行。两边的屋子或旧或新,有的仍然是古老的竹帘门,有的是现代化的拉闸门。
差不多是绕过“弓”字型的曲折巷子,狭小的路段宽不到一米,两边的墙壁斑驳陆离,有一种倒塌的可能。走过关口,幽静至极,到了目的地。
左侧,两间早就没有住人的破屋,墙已经倒塌了一大片。接下去,就是资助对象的家。白色的墙,很新,大约是十多平方米。右侧,是二三间普通的屋子。可是,全部大门封闭,锁着锁头。众人或敲门或呼唤,并没有响应。倒是右侧最里的一间屋里,传出小狗狗的吠声。这也激起众人的灵感,找到附近的住户,拜托帮忙寻找。
等待消息的时候,众人在这里休息着,谈一些话题。关着小狗狗那间屋的门锁上,吊着一袋红粿,约有十多个。也许热一热,这就是好几天的佳肴。门上,分别贴着“盈庭”、“瑞气”两张对联。墙脚放一些杂物,有一塑料盆野药草,一些厨具。墙角,有一个水龙头,下面放着一个空水桶。地面上,缝隙间生长着一簇簇小青草丛。干枯的水沟里面,躺着一个椰子汁的空罐,也许躺了许久。
左侧,破屋与新房子之间,有一根耸立的木柱,绕缠着电视天线。有一台电视,真的是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新房子是在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的。许多老义工都还能清楚地细说起这几间破房子的变迁。这里的主人,其实,只有一位孤儿和那视力极差的祖母。
偶尔,有苍蝇飞过,“嗡嗡嗡”地响个不停。有的朋友等得累了,坐在门第上。寻找还在继续,太阳慢慢倾斜。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有消息,蓬岛村人嘱托资助对象的邻居,告诉这里的主人,这两天会找时间特别送钱过来,请在家等候。交代完毕,众人朝下一站出发。
转眼已经3时余,义工车队在324国道上徐徐前进,绕往莲下方向。一路上,蓬岛村人继续与令狐谈说,比如澄海爱心义工社渊源于澄海E京茶座的爱心小组,比如义工社适当时候会与阳光志愿社联合举办一些活动,推荐令狐有时间也可以走访阳光志愿社的。嗯,都是义工组织,有同一个目标,联盟举办一些活动,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其实,阳光志愿社的然兄,也是多年的好朋友,慈眉善目的,呵呵。加油,让我们所有的义工和志愿者,不断完善,走到一起来,熏陶出灿烂的慈善世界!
遐思间,到了莲下境内。不久,车往左回旋,到了对面,穿进一条巷子。绕进一片阔地,不远处一个大池,池边摆满大竹盘,上面晒着冥纸。奥彩打开车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