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带来的力量与心力的挑战。
按说,这最早的攀岩者应是远古的人类,可以想象,它们为了躲避猎食者或是敌人,而在某个危急的时刻纵身一跃,于此成就了攀岩这项运动~最早的攀登记录,是前人带着简单的钩子和梯子,凭着经验和技巧登顶成功。
相较现代的攀岩,主要是岩石峭壁或人造岩墙,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使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至于安全带、保护绳、绳索等的配备,在这里好像很难,那空手吧。
找到了这里,就成了空闲时的一项必修活动。
轰隆隆的风箱,呼呼的炉火,咕噜噜的开水,扑腾腾,白胖胖的饺子跳进了汤锅里,一会儿狗刨,一会儿自由泳,到最后,嘿嘿,落到了我们的肚子里。
过了那一天,喜悦的忙碌就此淡化,一切又从起点开始,虽说跟例行公事差不多,但这个传统,让你记得你曾经是个人,在过去的一年,不管出力多少,收获多少,至少这一天,还有个时间的概念,活着的概念。
‘那个,坐最后一排的’哦,看到老师的眼神,‘别看了,就是叫你呢’耶?被抓住现行了吗?站了起来,脸烧得慌,‘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哦,这样子啊,吓我一跳。
啥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文、武二者的关系。
恭敬,答曰:‘文武的本体是人这个主体,相对于文对峙于智,体则对峙于武,二者表面看来是,武能定邦,文能安邦,但相互间缺不了一个德字,与其说是文与武的发展,不如说是德字为纽带的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进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如此一来,才能建立起文武互补下的平衡、良性循环,进而获得真正的文修、武修或文武双修’。
也许是这样的白话很直白,也许这看似不起眼,但却反映千年后的正统教育的格言、人生警句简单的如此应景,啪啪,有人鼓掌,一看,哎,这守一太情绪化了。先生一个挥手,示意坐下,才舒了一口气。
崇武是时下所追奉的,否则,吞并指日可待,因此,刚才说的话虽没错,但还是应时事才好‘德、智、体和谐,建立在国之稳定的基础上,眼下……’意思是大环境是武为上,为主,文为辅,是呀,我知道,只是在这里,还是不要成为武夫子才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错,然穷兵黩武,攻城拔寨,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主战与不主战,而是秉承善上若水,厚德绵延的同时,在任何时候决不放弃武力,以为民谋求祥和安宁的生存之地,难道不是吗’哦?!
从莫先生那里出来,想着,‘不能锋芒毕露,也不能默默无闻’我是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还是都不属于,一直以来,平心而对,随心而为,伤得是自己那又如何~矛盾,本就纠结于与人如何相处。
对于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境界和气度,咱是比不过,而且也没有,所以,╮(╯▽╰)╭。还是老样子,依心而为吧。
原本一月去个两三回的攀岩特训,变成了经常的、间断式训练,期间还认真总结,查阅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攀爬能力,换到现下,真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啥感觉,猩猩啊,大猩猩。
于是,天晴的日子里,崖壁上,总能看到某个身影在移动,偶尔还能听到不合时宜的变异狼吼。另一方面,学业自是不能荒废,除了主修的文治,更是辅修了军事,实际上,后者花的功夫更多一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文武双修,努力上进。
功名利禄如过眼浮云,但是考试的过程却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即使没有如今的身份、背景,也会努力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