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部分 (2 / 5)

界也将不得安宁,因为他们大都来自中国山东。”在各方努力下,最终山东问题得以解决。

■ 从欧洲到中国

按照招募合同约定,华工的合约为五年,当战争结束后,许多华工仍然继续做战场清理工作,包括拆除未爆炸弹等等非常危险的工作。当合约结束,思乡心切的华工大约有11万人选择离开欧洲,回到故土。英招华工的最后一批在1920年4月回国,法招华工也在1922年3月归国完毕。

归国华工中不乏以其所学贡献于国家发展者,如在敦刻尔克钢铁厂工作的劳工在回国后曾立志为中国实业作出贡献,但因政局动荡,最终以失望告终;华工中也不乏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者,如在法国加入*的陈彭年,回国后作为*特科成员打入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从事情报工作,后来在长征中牺牲。

而根据留在法国的华工组织旅法华工总会上世纪30年代的一项统计,发现有1万余华工仍留在法国工作生活,成为法国的首批华人。留在法国的华工,一些人幸运地与当地女子结婚,有的留法华工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朱桂生就是其中一个幸运者,一战后,他在兰斯定居,与当地法国姑娘巴蒂斯特相爱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二女。二战发生后,他参加法国军队,再次成为一个无畏的战士。而后,他一直居住在兰斯地区,直到辞世。而另一些人,他们每天只能做两件事:早晨搬着板凳看日出,傍晚搬着板凳看日落,在对故国家人的思念中孤独终老。

关于华工在一战中的伤亡数字,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英法军方疏于统计,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则有意无意地给予夸大。据现有的不完全统计,当年华工曾经奋战的法国下加莱省、索姆省、塞纳滨海省、埃纳省、瓦兹省、孚日省和罗纳河口省等地,共有56处公墓的1791个墓穴葬有华工。毕粹德正是他们中的一位,1919年9月27日,他在排弹的时候牺牲,留给家人的是一枚乔治五世勋章、一个用过的饭盒和勺子,还有他在一战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

追寻华工书写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四万中国劳工漂洋过海驰援欧洲,华工们曾经战斗过的战场比利时伊珀尔地区已经成为欧洲重建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不但英国人和法国人遗忘了,甚至对中国人而言也是陌生的往事。直到最近才被渐渐忆起。文│杨程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为国家获得战胜国地位的华工的生存状态都没有人关注。在法国北部和西部地区,许多未归国的华工散居在他们当年曾经奋战过的地方,他们很少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地人也并不知道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男人就是从东方远道而来的“国际主义战士”,而来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或者游客或许会想知道*、周恩来勤工俭学的故居所在,却从不曾了解小镇上某个中国老人曾经为中国收回山东半岛奉献过青春。在世人的遗忘和忽视中,留法华工们带着他们的故事相继辞世。

但旅法华侨华人为争取参战华工权益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1988年11月28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倡议和敦促下,法国政府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毛里斯德尼街口广场的建筑物上镶建了华工纪念牌,在上面用中法文刻着:“公元1916~1918年,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作战,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其中3000人定居法国,并在巴黎里昂车站形成了第一个华人社团。”

1998年11月2日,法国政府又在巴黎13区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起了一块2吨重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镶刻着镏金字:“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2002年清明节,法国诺莱特华工墓园举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