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4部分 (2 / 5)

,光天竺这一地就和咱们想的完全不一样,还不知以后行程中会遇到什么事呢,你若再一病,我可真是没了抓拿。”

弘参又摸了摸脸,跟着笑道:“是啊,玄奘大师可是从天竺取的经,怎么如今咱们接触到的天竺人不是和苏禄一样都信回回教,就是信另一个没听过的教派啊…”

本来随行的和尚听说天竺到了,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好好的和人论论经、辩辩道,然后再网罗走一大堆的经书,——他们可没想留在天竺传教,那不是班门弄斧嘛——,不想,一到天竺,却全傻眼了,天竺竟然压根就没几人信佛教

于是,道士们高兴了,在先前停靠的港口,当地人基本上都信佛教,无意中他们开展工作的难度便比和尚们难了许多,人一看大清的和尚,一个个都仰慕的不得了,“啊,天朝来的高僧啊…”再一看梳着发髻的道士,一个个都茫然了,“是干嘛的?”

本来道士们以为到了天竺,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有空间开展工作的,没想到佛教竟然在天竺没什么土壤,他们总算与和尚在同一个上了…

当然,起初大家心里基本上都认为此天竺非彼天竺,不想,经过仔细的打听,却发现,释迦摩尼就是这的人,大家除了感叹沧海桑田还能说什么?

而弘参和弘政则更是惊讶,在一系列调查后,居然发现天竺的皇帝竟然是蒙古人,因翻译问题,康熙的这两皇孙不大能确认他们是蒙古哪一支的,但却能确定他们的开国皇帝是察合台汗国的权臣。

于是,弘参便洋洋洒洒给天竺皇帝修书一封,派人去认亲戚去了,当然主要目的还是查探天竺的国情,以及深入调查英国人在此地的影响力,这可是老十交代的任务,九阿哥还特意预备了一队人马专门负责此事呢。

而在一个半月前,船队在抵达天竺的第一站时就和英国人纠缠上了,因为是在加尔各答停靠,而加尔各答可是英国人出钱从天竺封建领主手中买来的。

本来船队是可以再往前走走的,船上的补给都很充足,但是,为了查探一下英国人在天竺的经营情况,船队还是毅然决然的在加尔各答港口附近停了下来,要求靠岸补充补给。

英国人可没少给弘政和弘参添堵,一会儿要求这,一会儿要求那的,弘政和弘参也好说话,说入乡随俗嘛,咱们可是文明人,知理呢…但是,英国人折腾了一天后还是不准大清船队靠岸,于是,弘参便告诉此行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施世骠,“施大人,看来你得出马扮扮黑脸了…”

于是,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第二天上午登上大清海船时,便没见着温文尔雅的弘政和弘丰,接待他们的是板着脸的施世骠,一字一顿的道:“大清船队要想靠岸,除了你们同意,还是有其他法子的…”

因马六甲海峡如今在大清手里,东印度公司的人审时度势,只好不情不愿的让弘政一行人上了岸,但要求他们只能停留一天。

这怎么可能?为什么朝廷会在意天竺?不就是因为英国人嘛,所以有了大好的机会实地了解英国人,弘政等人怎么会放过?

于是,英国人便抗议了,然后弘参便装病了,于是,大清船队便有了正当理由继续滞留了,于是英国人便天天上门吵架了…

还好,在双方撕破皮之前,弘政等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情报,然后一刻也不多待,赶紧走了。

不过,大清船队在离加尔各答大约100多海里的一个港口又停了下来,既然英国人可以从天竺人手中买下加尔各答,大清为什么不可以在天竺买地呢?

因此,离了加尔各答后,弘参和弘政一面派人给朝廷送信,一面命令船队沿着天竺的海岸线走走停停,勘察适宜的港口,终于在行驶了100多海里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港湾,船队便停了下来,很有礼貌的和当地贵族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