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区别于群,这是因为社会产生积累。从这个意义讲,积累从产生到消耗的过程就是社会的运动。看得见的那部分积累被称作文化。社会的劳动产生了积累,这积累必定地为人所消耗。这个过程中,生产积累的和消耗积累的一定不是同一个群体。(生产积累的群体即生产的群体消耗积累的事实在人类史上,包括中华史上还不曾出现。只有在动物群阶段才可能自己生产,自己消耗。)
上面的话又可以这样说,积累是社会的依据(基础),而积累的生产是人的行为,积累的消耗也是人的行为,人对于积累的行为也就是社会的运动,产生出来社会关系,(从这个角度,将例如蚂蚁,蜜蜂比喻为社会性)。从积累的角度考察社会,是因为积累联结了生产与消耗二个环节。有了非生产的行为,即分工,也就是社会的开始。非生产行为的扩大,那是社会的发展,非生产的行为的收缩,那是社会的危机。非生产的行为的停止,也就是社会的崩溃,退回到动物群。
生产与非生产的关系是一切的社会关系的总根据,总根源。至少,到今天还是这样。今天人的认识就是这样。至于后代人有了不同的认识,那是后代人的事情。
关于文化社会,可以这样概述:
文化社会的生产:人口的生产,原始的工艺,采集和迁徙,对植物食物的采集,对动物食物的采集。(在采集方式以前有一个肉食狩猎时期。对这个时期,本书称作社会的曙光)
文化社会的组织:始族,村落,习俗。
文化社会的思想:氏族(祖先)崇拜。
文化社会的关系:母系关系(母系制),原始的分工。
文化社会的文化:始族史诗,巫的宣讲。
这些构成了文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文化社会具有社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如果我们只是对文化社会做一般社会的认识,不懂得,不认识它的自己的特征,那么也就无从认识文化社会。比较后来的社会形态,它的的生产还十分的简单,只是自然的采集,社会的关系也十分的简单,还没有人工生产的关系,社会的管理也没有超出自然习俗的方式,但是,这些特征表达了与动物群的区别。
在今天,人们往往将将生产与劳动混称,这是因为有了严密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劳动具有社会生产的性质。在文化社会能够产生积累的劳动才具有社会生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讲在初始阶段,并不是全部的人口都是社会人口。社会人口达到一定程度方才显示社会的性质。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在今天被认为是生产的制作技术,在文化社会还进入不了生产。制陶和原始技术在文化社会里还进入不了生产,因为其极低的(生产)能力,还不能创造积累。相反,在今天被认为是非生产的生育,在文化社会里恰恰具有产生积累的意义,是人口生产。
上面说的只是初期的情况。有意义的是,这样来思考问题可以启发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这里,如果读者还是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中走出来,就不妨想一想,在没有“财富”,“财产”之类意识的社会形态里,生产的积累表现为非生产的行为,表现为非生产的消耗。
纽带。
今天的社会大致划分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个领域。各个领域都包含了复杂的关系。在文化社会,这些复杂的关系和结构还处在萌芽状态。因此叫做纽带。纽带是说起联系作用的人和事物。考古的发掘显示了遗址是分系统的。这一个一个的系统叫做文化。大的系统有太行文化和仰韶文化。不同的文化显示了不同的特征。这系统的特征性显示了存在着社会的“组织”。这长时间的,大地域的系统特征,例如,制陶技术的代代相传:走陶工以制陶为业,走遍了黄河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