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3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4。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3**队打得大败,斩杀8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失败了。
3《战国策。魏策…》。
1《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2《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3《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1《战国策。魏策一》。
2《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3《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4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5。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
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6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孙庞演义
《孙庞斗志演义》(又名《孙庞演义》、《前七国志》),是成书于明末的章回小说。关于此书的作者,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吴门啸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云:《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二十卷,有明崇祯刊本,题吴门啸客述。由此可知,吴门啸客生活于明末,可能是位沉抑下层的失意文人,据载还著有《镇海春秋》,其他情况无从考证。其二为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显系托名,具体身世不详。其三认为此书为无名氏所作,但我们认为此书作者为吴门啸客的可能性最大。(未完待续)
465 孙膑和庞涓 2
《孙庞斗志演义》(又名《孙庞演义》、《前七国志》),是成书于明末的章回小说。关于此书的作者,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其一为吴门啸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云:《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二十卷,有明崇祯刊本,题吴门啸客述。由此可知,吴门啸客生活于明末,可能是位沉抑下层的失意文人,据载还著有《镇海春秋》,其他情况无从考证。其二为澹园主人编次,清修居士修订,显系托名,具体身世不详。其三认为此书为无名氏所作,但我们认为此书作者为吴门啸客的可能性最大。
作品版本
《孙庞斗志演义》的版本不少,存世的有明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卷首题新镌全像孙庞斗志演义,署吴门啸客述,四卷二十回。书前有望古主人序及崇祯丙子(公元1636年)新秋七月七日戴氏主人书于挹珠山房序,有插图二十页,分左右两截,共四十幅,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大型。书末还有丙子秋七月铮城居士偶题跋。另外,还有岐山国藏版本,题《孙庞演义》,四卷二十回,无图。半叶十行,行二十七字。康熙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题《前七国孙庞演义》,不题撰人,四卷二十回,书前有康熙丙午(公元1666年)梅士鼎公燮序,无图,正文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首芸生堂刊本、致和堂刊本、文和堂刻本,近现代版本也有题《孙庞斗智演义》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