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顾左右而言他,意思就是不算数了。我父亲就说,你看现在世态炎凉——你一定要读书。”
从W17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的家庭的文化资本的传承,这种文化资本的传承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知识的传递,因为解放以前的家庭能够送得起子女上学的,一般都是条件比较好的地主、富农等富裕家庭。他父亲虽然在解放以后因为出身问题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条件,但是他充分能够认识到教育——即文化资本的价值,并将自己获得的这些文化资本以“唱歌”的形式传递给儿子。
其二是成就动机的传承。他的贫困的童年家庭生活经历使他具有一种物质上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是他坚持读书求学的动力之源;来自父亲好朋友的刺激——家庭的贫困使得父亲的这位好朋友“嫌贫爱富”,也激发了W17希望依靠读书出人头地的志愿。同时,父亲经常做励志教育,从“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古代的励志格言,到以实例来激发儿子的读书愿望。
从年龄上看,中产阶层的一般是在30~50岁左右,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文化大革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在“文革”开始前后开始接受学校教育,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高等教育,年龄较小的一批则是在“文革”以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对于“文革”时处于学龄期的大多数人来说,“文革”阻碍了他们接受正规教育,而且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功能受到影响。但据刘精明2004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通常认为的那么大,因为文化资本的传承在“文革”期间的家庭中并没有停止,“那些被划分为不好的阶级,一部分是旧体制下的传统精英,像地主、富农、资本家;一部分是新社会中的教育精英,像右派分子,他们都是文化资本的拥有者,或在旧社会饱读诗书,或者耳濡目染传统文化中几近苛严的尊师重教之规范与风气,重视教育的理念在他们的心目中扎下了极为深厚的根基。”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89页。那些家庭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在那个年代也并没有被完全彻底被革命掉。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就不简单是“文革”时期所流行的那些革命元素。我的一个访谈对象W10的经历证实了这一观点。
W10出生于50年代中期,她上小学的时候,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整个社会都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只好好地上了3年学。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开始接受教育,所以她的整个教育是不系统的。家庭受到了冲击,她自己后来也到农村3年,在干校,主要是劳动为主。“那时候选拔一些干部中间的大学生来教我们,工业、农业、电子呀,讲插秧呀、割麦呀、种花生呀、锄草呀,一点点化学知识呀,工业就是讲一点点物理知识。” “从五七干校回来之后上高中,也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然后就再下农村,当知青,在农村又呆了3 年。1976年,我们就成了工农兵大学生。入学是1977年3月份,当时是招4个班,必须是高中毕业生,最后一批的工农兵大学生,我是学工的,学机械专业,分到一个厂里面,因为我爱人留校了,所以我就调回学校。”
另外一种教育形式就是对思想的影响。“给教师戴高帽子游行啦,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啦,当时我们就有一种看法:你看读书以后就会像老师一样,要戴高帽子游行,那时候就不想读书。”
但是尽管家庭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父母过得不是很好,但是她们还是很自由,她认为,那个年代对她来说也还是有很多乐趣。“我们没有学校的约束,比较自由,比如说,养小鸡呀,抓虫子呀,很自由地成长。” 而且她对那个年代经历的种种也不是感觉到特别遗憾。“你生在这个年代有什么办法呢?我觉得还是好快乐,不觉得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