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
他是在第二天的早晨,踏上进京的列车的。那是一个普通的雾霾天。杜晨光拿着小心装好的字下了动车,又倒地铁来到了燕京朝阳区,位于中央美院临街对面的金石书画院。
金石书画院的主人姓金,本身就名金石。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父亲更是华夏书画界的大家,在华夏书法家协会任副主席。他本人则是在中央美院任职,教授书法和国画。业余时间。经营着这家书画院,凭借着自身的名气和专业圈子里的关系,金石将这间书画院经营得相当成功。燕京很多书画圈子里有一定水平的人,都喜欢来这里装裱书画,交流作品。而这里也是华夏书法家协会指定的会员书法作品展售点。
金石今年五十出头了,如果对于一名官员来说,这个年龄已经是到了靠边站的时候了,但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特别是搞国学的,这个年龄却正是黄金时期。在华夏的国学圈子里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人越老越香,书画如此,国乐如此,古玩也如此,仿佛越老就越有权威,这几乎已经成了一条“定律”了。
杜晨光抱着那幅字来到金石书画院的时候,金石正在二楼自己的专属工作室内挥毫泼墨,画的是一幅写意牡丹。牡丹也是他最喜欢画的国画,他喜欢那种花中之王的贵气和大气,他画的牡丹图。都是浓墨重彩,用笔奔放,经常一画就是四尺或是六尺的大幅作品。
杜晨光作画的时候,旁边还站着几个人。看上去年龄也都不小了,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而能和他这样的层次的人交上朋友的,自身自也不是泛泛之辈。其中一个头发全白,面容消瘦的老者,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华夏国画权威杜行之老先生。他的国画多次入选国展,本人更是入选“华夏书画名人录”,尤其擅长工笔花鸟。他的一幅作品按照市价,每平尺已经达到了二万人民币的润格!
而另一位头发半秃,身材偏胖的老者,则是海津市南大的副校长,华夏著名书法家迟立人,同时他也是华夏书法家协会的副秘书长,在这个代表了华夏最权威书法机构里面身居要职,手握实权!
这两人齐齐看着金石挥毫泼墨作画,不时发出一声声啧啧赞叹之声。
杜晨光抱着那幅字走上楼的时候,刚好金石也完成了他的作品——一幅六尺的中堂,《花开富贵》!
杜晨光是金石的学生,和这店里的店员也是熟悉的,所以能够进得了这间金老专用的工作室,若是换了一个人,在杜老工作的时候,怕是难得其门而入。
他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就只见金石正在给这幅刚刚完成的牡丹图题款。他的题款很简单,只是在图的空白处写下了“乙未秋月金石于燕京”,之后用了印。
单看这样的题词,就明白这幅字是自娱之作,并不是赠人的。话说如今以金老在华夏书画界的名声,这幅画少说也要卖到十万开外了。虽然按照书画家协会给出的润格标准,并没有这么高,但到了他这个境界,那是不能完全看润格的。
也是杜晨光和金石老先生联系的勤,如若不然,以他这个层次,想要结交金石这样的人物,还是有些困难的。
“好画,好画!金老的写意牡丹是愈发精进了啊,这幅图用笔酣畅淋漓,牡丹几欲出画,实是难得的精品啊!”杜行之眼看着金石用完了印,这才出声赞叹道。
“用笔大气而不失精妙,布局浑然天成,不见丝毫做作,特别是此处留白,端的精妙,深得含蓄之美,难得,难得啊!”迟立人也大声赞叹道,他的声音浑厚、底气十足。
“金老师又出大作了啊。”杜晨光抱着那幅字走进屋内,笑着附和着赞叹起来。
金石正在端详着自己刚刚这幅作品,突然听到门外的声音,抬起头看了一眼,看到是杜晨光,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