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部分 (3 / 5)

三万多两银子;就是三百两银子;在他看来;都是很大的开销了;他也听说了;江宁县富庶;可没有预料到;竟然富庶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的一个元宵节的活动;开销达到了三万五千两的白银;要知道;孟津县全年的赋税;也达不到三万五千两啊。

蓝桥正暗自高兴;有着如此多的银子;活动一定能够组织的很好;说不定有很多的文人学子来到江宁县;这样的盛况;在太原府是看不到的。

“二位大人;要说我们以前都有过交集;我这人做事情;目的性很强;县衙既然拿出来了这么多的银子;那就要有着更多的收获;譬如说县衙拿出来了一万两白银;加上士绅富户商贾拿出来的两万五千两银子;这三万五千两的银子投进去;至少要赚到三十五万两以上的白银;甚至要赚到更多的银子;这才算是达到了目的;否则;这次的庆祝活动;就是不成功的举措了。”

“县衙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甚至到了浙江一带;从正月初十开始;已经有不少的文人学子赶到了江宁县;不少的士绅商贾;也来到这里了;估计到时候;江宁县的酒楼客栈;不会有什么空余的地方了;到江宁县来的文人学子;参加活动的同时;也是要用银子的;正是元宵节;谁会吝啬啊;所以说;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宣扬江宁县;也是很大的收获啊。”

闫子章已经有些明白了。

“二位大人;有几件事情;我要说在前面;第一是江宁县去岁和今年的田赋;悉数都免除了;第二件事情;江宁县官吏的俸禄;与其他地方有些不同;闫大人和蓝大人;每月的常例银子;都是四百两;典史每月三百两;司吏一百两;典吏八十两;书办五十两;衙役每年的补贴五百两;这些都是按月发下去的;从不拖欠。”

“江宁县县衙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贾和市舶司;去岁的收入;大约在二百六十万两白银;今年的收入;看看能不能达到四百万两银子。”

“至于说开支;也是很多的;最大的开支;在于江宁营;预计江宁营一年需要的开支;在二百万两银子以上;其余大的开支;中兴学社每年需要二十万两银子;县衙收购粮食;需要三十万两白银;抚恤江宁县穷苦或者是遭遇灾害的百姓;需要十万两以上的银子;每年投入到沟渠维护的开销;需要十万两白银;上缴朝廷十余万两白银;南京六部、应天府和南京两大营;需要三十万两白银;如此的算下来;结余的银两;也是不多的。”

闫子章听得脸色发白;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江宁县富裕到这样的程度了;就说这歇支;动辄就说十万两白银以上了;不要说孟津县;就说朝廷的户部;用银子的时候;恐怕也没有如此的豪爽。

“好了;说到的这些;都是江宁县的基本情况;两位大人;慢慢的熟悉;你们主管的事情;我仔细考虑了;从即日起;江宁县日常的事物;包括刑名、钱粮等事宜;请闫大人具体负责;蓝大人重点负责中兴学社的事情;包括县衙内部的一些文书来往。”

“应天府知事郑克友大人;也到了江宁县;出任县丞;他协助闫大人;管理好县衙的全面事情;原来的典史刘仲基大人;出任了主薄;他负责协助蓝大人;做好份内的事情。”

“刘仲基要参加今年的乡试;所以说;时间不会很多;主要的事情;还是请蓝大人负责;特别是中兴学社的事宜;孙承宗大人、鹿善继大人、黄道周大人;都是中兴学社的理论负责人;还有刘宗周大人;不日恐怕也要来到江宁县了;蓝大人要多向他们请教。”

“至于说闫大人;你实际上负责江宁县衙的全部事宜;你要多依靠下面的官吏;我的重点心思;放到了江宁营的上面去了;县衙一般的事情;我可能不会过问。”

“该说的就是这些了;两位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过了好一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