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部分 (3 / 4)

虫之属,却是人兽所不至。部落游骑伏兵于此,本来用于内战,却因张飞贪功杀敌,乘胜猛追,竟自己入了绝地。

这时,张飞只见自己的骑兵在游骑的追逼之下,陷入泥淖的越来越多。泥淖边上的人马想要往侧面奔逃,部落游骑却早已掘下深沟,马匹难以跨越。张飞的骑兵三面受迫。自相践踏,不由自主地一个个挤入泥淖之中。沙泥缓缓从脚上升到大腿,升到膝上,再升到腰间。无数骑兵在大泥淖中狂喊乱叫,惨不忍闻。等到沙泥升到口中,喊声停息。但见双手挥舞,过了一会,全身没入泥中。

部落游骑一万多名战士左手持盾,右手衣袖高挽,刀光与健肌交相辉映,一声不作,聚集在深沟外监视。两队游骑精兵不住向张飞剩下的千余骑兵猛打猛射。张飞的骑兵越战越少,一炷香功夫,又有几百骑兵被逼入大泥淖中。

就在张飞马上就要全军覆没的时刻,两队游骑精兵忽然撤下,一将打马越众而出,想要以其个人的勇武,完成全歼张飞骑兵的最后一击。

此举正中张飞下怀。张飞对亲兵交待了几句,约定了突围的时刻。拍马迎上。两马交错,张飞假装后力不继,骑在马上摇摇晃晃,但就是没有倒下。部落骑兵见了,群情激昂,欢声震天。就这么战了**个回合。然后张飞突然发力,将敌将一矛刺于马下。然后利用部落骑兵一愣神的功夫,杀开一条血路,往外便走。众亲兵及几百个幸存的骑兵早有约定。紧随其后。最后冲出了二十几个亲兵,两百多骑兵。

在他们的身后,大泥淖里的骑兵已经陷没泥中,无影无迹。余下来的小部人马也陷没半身,动弹不得,只有挥手叫嚎的份儿。四野充塞着惨厉的呼喊。又过一会,叫声逐渐沉寂,大泥淖把张飞的两千多骑兵吞得干干净净。人马、刀枪、盔甲,竟无半点痕迹。只有十几面旗帜散在泥淖之上。

……

前面说过,大泥淖由水量较少的河流汇集而成。因此,有大泥淖,附近就必然有河流。而现在这个地方,就是一条河流。这条河流曾经也跟老哈河一样,波光粼粼。后来,水量慢慢减少了,但至少还没有完全干涸。它的河床较宽。河床上面架着一座木桥。站在木桥之上往下望,看不见水流。因为这个河床就跟大泥淖一样,表面浮有一层软泥,软泥上还生长着青草。其实上,这条河的河床,就是一个长条形的泥淖。

李建出兵较晚。当夜一直没有行动。次日天色大亮。敌营仅余右军。霍赛穆部落军营已经消失。而敌右军一时之间,也没有向汉军发动冲锋的力量。因此就拔营撤离。李建一直等到敌右军开始后撤了,这才率领骑兵冲了出去。

此时敌右军仍然有四万多人。李建只有三千骑兵。因此李建并没有过分逼近,而是保持在神臂弓的射程之内,单方面放箭。李建打的主意是,如果敌军逃跑,就追而射之;如果敌军进逼,就往后跑,照样射杀敌军。这样的战术,在与前面的部落骑兵交战之中已经使用过,非常有效。

从接近到放箭。在部落骑兵看来,距离尚远,但箭矢偏偏就射过来了。由于出乎意料的惊吓,再加上右军部落骑兵本来就在撤离之中,于是,就加快了步伐,变成逃跑了。敌军愈逃,李建便愈是逼近,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射杀了超过一万名部落骑兵。

游骑中的首领见势头不对,率领一只万人队,向李建所领的三千骑兵发起了冲锋。李建一声令下,所有骑兵拨马便跑。边跑边往后射箭。敌军追了一截,没有接近距离,反而又被射死了几千人。于是就涣散了斗志,真的变成溃军逃跑了。

李建见到敌军退却,便又率队追赶。不停地放箭。当那支反冲锋的游骑与其他敌军接近的时候,一万人就只剩下两千余人了。

……

这一追,就追了七十余里。前面的敌军忽然出现了拥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