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春秋战国史话> 第2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部分 (1 / 4)

今天,在郑州大学南校园段修建了子产祠园,入口处立有镌刻着介绍文字的碑碣,以供人们瞻仰这位古之先贤。 。。

神乎其技的师旷

师旷,名旷,字子野,主乐大师(今山西洪洞)人。大约生活时期在公元前572-532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是当时著名的大音乐家,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师旷音乐知识非常丰富,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并有很强的辨音能力。有一次师旷听到晋平公铸造的大钟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晋平公不以为然,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果真如此。因为听力超群,演变成后世传说“顺风耳”的原型 。师旷曾为晋平公奏“清微”,一奏,“有玄鹤二入”,再奏,“而列”,三奏,“延领而鸣,舒翼而舞”;又奏“清角”,遂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可见其技高超已至通神境界。

相传师旷并不是天生盲人;是因为自己太过聪明以至不能专于音律。而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多;心里随之想的也多;不能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于是用艾草薰瞎了双眼。晋平公知其师旷有特殊才能,便封为掌乐太师。晋平公喜欢新声,曾听师涓演奏新曲,师旷当场攻击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师旷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来传播德行。他禀性刚烈,正道直行,娴于辞令,却从不趋炎附势,具有不畏权势的正直品格。还以博学多闻著称于世。先秦乐师“为古文化的集中保有者”,与现代艺术家不同。

师旷虽仅是一乐官,但他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乐工,对政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师旷主张为政清明,德法并重。经常在晋侯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师旷甚至曾用琴撞击晋平公,以规劝晋平公勿沉湎于个人享受。当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民众太过分,师旷则反驳说:“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绝望,为何不能赶他走呢?”晋悼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起治国之道,师旷简言之为“仁义”二字。

师旷有名的故事莫过于师旷论学,原文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晋平公晚年,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晚年时,师旷著有传世名作《阳春》、《白雪》等 。

土木建筑祖师鲁班

鲁班(大约公元前507…444年),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因是鲁国人(今山东滕州市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出身于工匠世家,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受自然现象的启发,使他后来致力于发明事业。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他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就用竹木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