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路边的樟树> 第38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部分 (1 / 4)

说起那个冻疮,那是个很麻烦的事了,一般来说都是长在手指头、脚趾头或者脚后跟上的,特别是手指头和脚后跟,早上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在教室里坐了一会之后,手指头脚后跟有冻疮的地方就会发热,肿起来的地方就会发痒,难受无比,上课就会分神,时不时要拿手过去抠一下痒,或者自我按摩一下,老师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般也不会说什么。再过一段时间,稍微不注意,疮口就会破裂,甚至流脓,那就坏了,那时候父母一般管不了,也没什么办法,反正也不重视,不就是个冻疮么,过了这个季节就好了,也不怎么治疗,合作医疗那是没有了的,原来的赤脚医生都转为个体了,药费很贵,都是自掏腰包,除非有个大一点的病痛实在拖不过去了,才会去找医生,像这种太普通的长个什么疮啊、疖子啊什么的,都是让他自然好,也有很多最后自然也没怎么好的,最后流脓腐烂,最后成了一个大伤疤,很是难看。

特别是手上的冻疮,裂了口子以后,冬天干冷干冷的,疮口常常会出血,蔡书舟他们就会撕下课本上的纸角,贴在流血的疮口上,干了的时候,纸片跟疮口就黏在一起了,当然一直不能洗手,一直到长出疮痂以后,很痒的时候,才把那纸片剥开,露出了鲜红的新肉,当然也会再次出血,反复几次,最后也就好了。对于这个冻疮,当然不光是蔡书舟一个人会有了,可以说是个普遍现象,但也有很多人不长冻疮,也许跟体质也有关系吧,当然保暖状况是最关键的,蔡书舟上高小以后几乎年年都要长冻疮的,穿不暖是最主要的因素,大冬天的,没有鞋子穿,实在没办法了,还会把老蔡留在家里的高帮的矿工鞋给拖上,穿起来像踏上个船一样,几乎是一路拖到学校,虽然大了好几号,但起码比光着脚要好,好像还有点暖和,一直到高小毕业,这种状况都没有改观。

15 供销社、洋油、洋布、洋

冬天的山区里,孩子长冻疮虽然是经常的事,包括有些大人也会长的,但大部分是跟穿不暖有关系,一个是物质不丰富,什么都要票,再就是老百姓手里确实也没多少富余的钱。

高小学校是在一个土山包的山脚下,翻过去这个土山包,就是大队的供销社了,一间很大的红瓦青砖屋,高高的水泥柜台,里面堆了很多的杂货,好像是承担收购的,但大部分是卖货。好多东西都是要票的,比如布票、糖票、油票等,蔡书舟见过那些票据东西,花花绿绿的,一大堆,父母把他们当宝贝似的,藏得紧紧的。后来好像是上四年级以后,其他票据是没有了,但布票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从穿衣就能看出来,最开始基本上都是咔叽布,粗布,后来出来了的确良、呢子布,还有绵绸啊什么的,蔡书舟穿的衣服都是请人做的,当然玉桂是有缝纫机的,而且当年在那一带来说,还是绝无仅有的几台机器,但她的缝纫技术只是学了个半生不熟,勉强能做团圆,谈不上美观,但可能是由于忙或者其它原因,一直也没做过衣服的,蔡书舟一年到头只有一件好一点的衣服,就是那件的确良的黄绿色套装,裤子是早已破的不成样子了,上衣还是完好,但有一回烤火不小心,还是烧焦了,破了个大洞,玉桂也不管他,一直让他穿到小学毕业。

供销社的卖货的是赵家湾的一个叫做赵火安的退伍还乡军人,也就是那个老队长万财的大儿子了,再说清楚点,就是把那个六家公共的老水牛给烂了鼻子的家伙,虽说是一个村,但丝毫不讲情面,蔡书舟过去买油盐酱醋时,他老是板着个脸,少一个子都不行,还别谈赊账了,有时候恨不得还克扣一点,不过说老实话,蔡书舟买东西还真简单,都是必需品,盐、洋油和洋火那是买的最多的。盐嘛,谁家都不可缺,困难的时候,都是一包一包的买,那个洋油,说白了就是煤油,点灯用的,那个时候有些人家已经用上了电灯,老蔡家也安上了,但经常不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