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程度远远超过后来的雾霾。马粪不仅散发臭味,观感令人作恶,还是苍蝇、寄生虫和传染病的温床。因为很多马匹过度劳累,死在街头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后期蒸汽机车代替马车,不仅是技术上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卫生的必然要求。
~~~~~
“攻打倭国,不知是几年后的事情。”
“老李,快了。”
第八兵团总训导官李文彪随赵率教前往太仓。
三月初,第八兵团抵达南京,在城外休整半个月,没等来浮海攻打倭国的命令,却被告知去江南平叛。
大家心里都有些窝火。
第八兵团的骨干,便是当年从倭国撤回的第八千总部老兵,武定元年,第八千总部战兵的家眷,很多都死在了九州,死在幕府将军屠刀下。
向倭国复仇,是这些老兵存在的唯一理由。
铁岭号运兵船甲板上,老兵周铁东正在小心翼翼给三六式步枪擦拭,一些不习惯坐船的新兵趴着船舷剧烈呕吐。
三六式步枪类似于英国恩菲尔德1853步枪,属于米尼型步枪的代表作。
弹丸长度就是整个弹药的长度,空腔内部装填发射药。
据说,这是工坊一位四川籍的工匠,看到川西土司的吹枪,获得灵感,才想出这个发明。
雷匠头把这个发明提交给帝国枪械特别委员会,委员会曾一度拒绝过这个发明,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球形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唯一弹丸形状”。
在此之前,前膛步枪都是发射球形弹丸,这种弹丸的射击精度十分感人,所以需要用密集的阵线弥补火器精度不足。
尽管二九式步枪已经有了膛线,但战兵在实战中,需先用装弹杆将弹丸塞进枪管,然后尽力将其嵌入膛线,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而且充满危险,较软的铅弹一旦变化,就会影响到射击精度。
这款步枪被各兵团公认为是个鸡肋,很快被火铳兵们抛弃。
直到三六式出现。
采用椭圆形弹丸,底部有一个深而小的盲孔,外部有一个圆锥形的铸铁金属塞。
这种椭圆形弹丸很容易装填,射击时火药燃气将铸铁金属塞向前推入盲孔中,这样弹丸就发生膨胀,从而嵌入膛线。
三六式很快通过工坊、枪械委员会测试。
这款步枪口径1783,枪管长990,四条膛线,缠距1:78。
枪管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全长的核桃木枪托上, 枪托底板为黄铜材质,全长1397。
配有立框式照门,表尺射程8米,麦粒形准星,配有刺刀座。配备一个432长的三角形套筒刺刀,该刺刀通过准星与刺刀套筒上的卡口固定,通过弹簧锁扣锁定。
三六式弹药的弹丸和发射药包装在镀锡衬里的双盖皮制弹药盒中,挂在黑色牛皮背带上,
实战中,火铳兵从弹药盒取出一个弹药筒,用牙咬开后部,将其中的一钱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将弹药筒倒转过来,将另一端的弹丸连同外面的弹药筒一起塞入枪口,再撕掉外露的弹药筒,然后使用装弹杆将其装到枪管底部。
截止广德二年,沈阳和全国的兵工厂,总共生产了大约五万支三六式。
在未来的江南平叛,倭国血战中,三六式和他的改良版三八式,会让帝国敌人们,知道绝望是什么滋味。
注释:
1《齐会要》卷75引《大政记》。
2《齐会要》卷75引《大政记》。
3《齐会要》卷75引《纪要》,按《纪要》卷18云:广德三十一年置兵站,两说不同。
4《齐史·土司传》。
5《齐会要》卷75引《昭代典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