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vally”简明易记,而且“Luvally”谐音“路万里”,与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求索创新”中的“求索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含意隽永,回味无穷……
有意思的是,发难的那位领导当时穿的恰好又是一件“Goldlion”牌的衬衣,他身边一位年纪差不多的领导似是在取笑他身穿“金利来”却不知道“金利来”从何而来,至此他已经在为自己“无知便是胆大”的盲目提出质疑而羞愧。在我充分利用权威见证的说服教育下,在座那些向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领导一个个心悦诚服,不敢再轻易暴露自己的外行,“Luvally”这个通俗好记意义深远极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英文命名当场被得以顺利通过,后来经常飘扬在“深交会”、“欧交会”的会场,为海内外广大投资商所喜闻乐道举口皆碑。
在这个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的社会,人们还是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尤其迷信权威的人与事。如果你想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见,你大可不必坚持说是你的意见,可以假托是某位名人说的,或者某权威媒体和书籍上说的,效果将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如能好好利用人们迷信权威的这一心理,必将为实现我们的成功提供许多的方便。
适度放权
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短暂的一瞬,时间、精力和认知水平都很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更不可能什么都要亲自去完成。如何在短暂的一生里,充分有效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真正实现价值的“单位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成功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严肃课题。
在中国许多老百姓的心目中,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鲁迅更是在评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饶是诸葛亮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如何的英雄了得,到头来总是逃不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
诸葛亮的失败在于他太过自恋,不懂得适度放权,总以为什么事情都只有自己才能够做好,只有自己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什么事情他都“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做直接的后果是劳心劳力过度只活到54岁就死了。
诸葛亮“包打天下”的作风,应该说是他管理理念的落后和管理手段的缺陷。自己费力不讨好把身体拖垮了不算,还把和同事、下属的关系处理的很糟糕。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明确表示把蜀汉的军权交给李严,可是诸葛亮不放心啊,人家可是一降将,要是他带头造反怎么办啊?所以这军权是不能放的,后来还干脆寻个不是把李严罢为庶民了事。
诸葛亮事必躬亲一个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导致蜀汉人才的青黄不接。因为他管理理念的落伍,堵塞了人才的成长道路,无法给下属创造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使下属纷纷丧失信任感和责任感只剩下依赖感,蜀汉在诸葛亮这种管理体制的英明领导下,顺理成章的从“荆楚多壮士,益州尽奇才”的繁荣,沦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凄凉。
而作为诸葛亮前辈的刘邦,虽然无论学问还是智谋都远不及刘邦,可是他懂得人尽其才的成功学,知道适度放权,策略由张良制订,后勤交萧何打理,军队归韩信统帅,终于成就了帝王霸业。
我刚做到广告公司策划总监位置的时候,一心想在老总的面前表现一番,所以也诸葛亮先生般的事必躬亲,任由手下的十多号员工在QQ上谈情说爱打情骂俏,我一个人忙得半死。
一个月下来,本来弱不禁风的我瘦了整整五斤,感觉自己是一个人顶几十个人用,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不料业绩却没有多少起色。
这时候我的老总找我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