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部分 (4 / 5)

资银行大量倒闭、大量收购和兼并,20个世纪70年代初,高盛在美国投资银行界排不到前10名,现在已经无可比拟的是全世界第一名了。实际上从2006年,中国的证券行业也经过了很大的重组,2001~2005年大概关闭了近50家证券公司。监管的主要变化,一个是加强监管、手续费降低并且自由化,投资银行从20世纪70年代逐渐上市,卖方驱动的市场转向买方驱动的市场,有钱就开始做自营了。投资者大规模的发展,发展到20世纪70~90年代,基金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存款,证券化大面积启动。国内21世纪以后全面监管,手续费自由化,2001年、2002年没有手续费了,原来是3�5‰,现在一直在缓缓地下降。证券公司上市,中信证券上市后,买方对市场的驱动也逐渐加强,因为现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大规模的基金开始发展。

面对机构投资者的时代,美国投资银行的对策,70年代建立营销体系,充实资本金。在创新的时代,比如说花旗银行未来可能要发100亿,但是它不一次发,分三次,向美国的监管会申请以后,只要批了一个,剩下的第二个、第三个不用再怎么批了。

产品创新逐渐构成。包括垃圾债、IBS、杠杆收购,逐渐以客户为导向,就是一开始在前面问你有什么需求,后面创新一批产品,有IPO的、有发债的、有直投的,一系列的产品都跟着投,就是所谓综合性的服务。美国的证券公司基本上分三四级,并且扁平化,从你研究生毕业到VB再到管理者,就这么三四级,没有太多的像商业银行一层一层的。现在中国大规模的建立营销体系,中国证券公司大量的加强研究,包括中信证券也是,现在应该是全行业最好的,我们现在研究员覆盖了大概五六百家上市公司,当然覆盖得还不够,100个研究员。大宗交易现在已经开始了,原来可能有的人卖100股、200股,现在有可能在一笔交易中一次性卖几十万股。资本金,无论私募、公募都在做。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证券市场和美国投资银行升级的缺陷在哪里(1)

美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加强监管——放松监管——加强监管,现在又开始加强了,20世纪70年代监管很严格,后来美国克林顿通过了一个新的法案,美国逐渐地放松,同时流动性开始泛滥,就是格林斯潘当政那段儿,现在又开始严了。中国的市场经过了监管、适度放松的过程,现在经过综合治理,中国的证券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之后,逐渐地正常运转了,我们现在逐渐地适度放松监管。机构投资者从零基本上达到了50%。

中国投资银行实际上面临着很大的升级,从1967~2006年,差不多3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投行的收入从40亿美元增加到4 368亿美元,其中经济业务收入增加18倍,比重从30%下降到12%。整体大的蛋糕增加了100倍,但是经济业务贷款增长了18倍,增长最快的基金销售增长了241倍,包括证券公司、银行都在销售基金,资产管理增长了158倍,按揭利息增长了68倍。原来中国的证券公司只能提供一些通道,现在开始向更广义的资本市场产品提供服务了。

中国的证券市场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如果升级,缺陷是什么?和美国相比,中国的证券公司营业范围太窄,需要大力拓宽,美国的投资银行太宽,得适度地收窄一点。中国的证券公司太小,跟银行相比只是银行的1/10,美国的投资银行大概是银行的1/2,规模是很大的,比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现在摩根士丹利、高盛已经转为商业银行了,当然从事的银行业务和真正的像花旗、美林还不太一样,但是按高盛2008年转到银行控股时候的规模计算,总资产应该排到美国的第四位。杠杆比例,一个是中国这儿太低,不到1倍,美国达3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