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武侠历史类手游> 第21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部分 (1 / 4)

转”,而主要是出于自身考虑的主动选择;促成这一转变的的确是利益,却是远比苏丹石油安全更重大的利益考量。

这种新态度是作为新兴大国外交成熟、责任感增强、对自己战略利益更善于保护的一种进步表现,而并非如某些舆论和评论家所言的“让步”:中方在这一问题上并无损失,恰相反,这一转变可能让所有相关各方受益。

可以预期,这种转变仅是个开始,而且决不会局限于达尔富尔一地、苏丹一国、甚至非洲一隅,世界应能在更多热点地区、更多国际关注问题上看到中国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信的作为。当然可以抱怨中国的转向来得太晚,以至于达尔富尔的人道危机又有恶化,但迟钝总强过木然,迟到总强过无所作为,更何况,外交态度乃至外交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对于中国这个近代外交的后来者更加如此。

………【弗吉尼亚的枪声远未停歇】………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血案以一片血泊和包括凶手本人在内的33条生命的终结而告了解,但一切远未结束。

凶手赵承熙自我毁灭了,但他狰狞扭曲的面目和持枪拟人的可怕形象,却和他那含混不清、但每个听见的人都能清楚感到其中杀气和寒意的临终留言一样,永远留在他寄给NBC的影像中。有人说血案的根源是宽松的枪械管理,这当然不无道理,但枪自己不会杀人,杀人的只有人,只有人的偏激和仇恨。从赵承熙的自述和熟人描述中不难看出,他曾因受到歧视而自卑、性格扭曲,他对这一切感到不公和愤恨。当然,歧视未必导致偏激,愤怒未必导致暴力,个人的不幸未必导致仇恨社会,曾被莫名指为凶手的江伟恩同样是亚裔,同样遇上个人问题,甚至同样有枪、爱枪,却并未杀人,但不可否认,这种或明或暗、若隐若现,却顽固存在的对少数族裔的偏见、歧视,其对社会的杀伤力要远大于短枪、长枪。

尽管事发以来许多当地舆论有意无意反复强调不存在族际歧视,但事发后《芝加哥太阳报》莫名其妙的乌龙,许多当地人士博客里下意识地“把危险的中国人挡在国门之外”的惊呼,江伟恩的博客域名被媒体当作“凶手主页”公布、几小时即有数万点击和无数威胁辱骂留言、甚至已知他活着(这意味着不可能是证实已死亡的凶手)后,他的手机仍被骚扰电话打爆,再加上事发后当地韩侨的惶恐、焦虑、甚至纷纷搬离,这一切活生生的现实和第一事件的本能反应,充分解释了一个许多人不愿承认、但不能不承认的真相:种族平等,种族和谐,不是法律条文里写一写、嘴上说一说就真的落实了的。

早在凶手仍被误认为是中国人时,一些媒体就已不惜笔墨,反思中国教育的弊端,联系中国社会道德感的缺失;甚至真相大白之后的今天,仍有媒体(包括中国的一些媒体)将美国媒体的理性和中国媒体的激动、美国人的沉痛悲悯和中国人的如释重负两相对照,试图以此证明些什么。

可这能证明些什么呢?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对美国并无太多了解的普通中国读者,对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发生的血案,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凶手是不是中国人,受害者中有没有中国人,倘都没有,如释重负是人之常情,如果悲声四起倒只能是虚伪了,这和美国在境外热点出事后首先想到撤侨毫无二致。如果说,一些中国人、中国媒体对身边本溪钢水事件、或北京地铁工地惨案无动于衷足以令人鄙夷和议论,那么他们对弗吉尼亚惨案的反应则无可指摘,因为美国普通人对中国同类事件的反应如出一辙。

中国的教育当然有弊端,而且很多;中国社会的道德感的确有很多缺失,反思、批判,都应该且必须,但这和弗吉尼亚的枪声无关,或者毋宁这样说:在事件澄清后仍把这两件不相干的事挂钩、甚至拿普通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