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丐弹胡琴,二弦,竹柄,槽形如筒,底微丰,面冒虺皮。曲首凿空,两轴俱自后穿前绾弦,弦自山口至柱,长一尺八寸,馀如番部合乐胡琴之制。
丐弹双韵,如月琴,四弦,斫檀为质,槽面以桐,形如满月。径一尺一寸六分,厚一寸八分。曲项凿空纳弦,绾以四轴,左右各二。槽面覆手,山口下七品,俱以檀为之。
丐弹琵琶,四弦,刳桐为质,通长三尺。项上凿空纳弦,绾以四轴,左右各二。上设四象,下布十品。弦自山口至覆手,长二尺一寸四分。
丐三音锣,范铜,三面,绾以铁圈,联如品字。上一径二寸四分五釐,右一径二寸三分八釐,左一径二寸三分。承以檀柄,槌用角。
赐宴乐,凡经筵礼毕赐宴,文、武乡、会试赐宴,宴衍圣公,宴正一真人皆用之。其器:云锣二,笛二,管二,笙二,鼓一,拍板一。笛、笙、鼓同中和韶乐,云锣、管、板同丹陛大乐。
乡乐,凡府、州、县学春、秋释奠皆用之。其器麾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二,排箫二,箫四,笛六,篪二,笙六,埙二,建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制皆同中和韶乐。
乡饮酒用云锣一,方响一,琴二,瑟一,箫四,笛四,笙四,手鼓一,拍板一。琴、瑟、箫、笛、笙同中和韶乐,云锣、方响、板同丹陛大乐,手鼓同清乐。
节,中和韶乐用。结旄九重,盖以金叶,束以绿皮。硃杠,上曲为龙首以衔旄。植架于东西各一,每架二节,司乐者执之以节舞。导文舞曰节,导武舞曰旌,旌亦曰节,制与节同。
千,中和韶乐用。木质,圭首,上半绘五采云龙,下绘交龙,缘以五色羽文。中为粉地,硃书“雨旸时若,四海永清。仓箱大有,八方敉宁。奉三永奠,得一为正,百神受职,万国来庭”。凡八语,佾各一语。干背魨硃,有横带二,中施曲木,武舞生左手执之。
戚,中和韶乐用。木质,斧形,背黑刃白,柄魨硃,武舞生右手执之。
羽,中和韶乐用。木柄,植雉羽,衔以涂金龙首,柄魨硃,文舞生右手执之。
籥,中和韶乐用。六孔竹管,魨硃,文舞生左手执之。
舞有二:用于祀神者曰佾舞,用于宴飨者曰队舞。凡佾舞武用干戚,文用羽籥。干戚曰武功之舞,羽籥曰文德之舞,祭祀初献以武舞,亚献终献以文舞,惟先师庙、文昌庙初献、亚献、终献皆以文舞焉。若大雩,则童子十六人衣皁衣,持羽翳,歌而舞皇舞,凡此皆隶于佾舞者也。隶于队舞者,初名蟒式舞,亦曰玛克式舞。乾隆八年,更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是年巡幸盛京,筵宴宗室,增世德舞。十四年,平定金川,凯旋筵宴,又增德胜舞,三舞同制,各有乐章。扬烈舞,用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跃倒掷,象异兽。骑禺马者八人,介胄弓矢,分两翼上,北面一叩,兴。周旋驰逐,象八旗。一兽受矢,群兽慑伏,象武成。喜起舞,大臣二十二人,朝服仪刀入,三叩,兴,退东位西乡立。以两而进,舞毕三叩,退。次队继进如前仪。此队舞之大较也。外此则有四裔乐舞:东曰瓦尔喀、曰朝鲜,北曰蒙古,西曰回、曰番、曰廓尔喀,南曰缅甸、曰安南,皆同列于宴乐之末。瓦尔喀部乐舞,司舞八人,均服红云缎镶�壮缎花补袍,狐皮大帽,豫立丹陛之西。将作乐,进前三叩,退。司乐八人,分两翼上,跪一膝,奏瓦尔喀乐曲。司舞进舞,以两为队,每队舞毕,三叩,退。
朝鲜国俳,笛技、管技、鼓技各一人,均戴氈帽,镂金顶,服蓝云缎袍,椶色云缎背心,蓝绸带。俳长一人,戴面具,青缎帽,红缨,服红云缎袍,白绸长袖绿云缎虎补背心,十字蓝绸带。倒掷技十四人,服短红衣。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