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乱清贵妇> 第916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6部分 (1 / 4)

这,是不争的事实。

“洪武之后呢?”慈禧问,“一直是这个样子么?”

“回太后,”关卓凡说,“洪武之后,永乐朝不仅‘一遵洪武事例禁治’,且变本加厉,敕令民间海船皆须改为平头船——太后,平头船不能远洋航行,这是釜底抽薪的法子,厉害不过!所以臣谓之‘变本加厉’。”

慈禧有点儿奇怪了:“可是,三宝太监不就是永乐朝的事儿吗?”

“回太后,”关卓凡说,“所谓海禁,是禁民间下海,不是禁朝廷和官府的。”

“啊,我明白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关卓凡笑了:“太后圣明。”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永乐以后,时紧时松,到了嘉靖朝,再次严申海禁,甚至‘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虽非番物,以番物论,具发戍边卫’。”

慈禧微微皱眉,说道:“可是有些过分了,这不是冤枉人么?”

关卓凡说道:“太后慈心悯然,可是,在当时的朝廷眼里,这不算什么冤枉。双桅海船属‘违式海船’,本就是不该造出来的——后来,更到了‘一切违禁大船,悉数焚毁’的地步。”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双桅船可以走远洋,禁双桅船,和永乐朝敕令改海船为平头船,道理是一样的。”

“太后圣明。”

顿了一顿,关卓凡说道:“海禁虽严,可是,禁不胜禁!有明一代,真正禁干净了的,只有永乐一朝,永乐以下,禁令愈严,贩私愈兴,海盗愈多!”

“这是为了什么呢?”

“太后一想就明白了:沿海人多地少,单靠耕种是过不了日子的,濒海民众,本来就靠海吃海,你不许他下海,他难道白白坐在家里,袖起手来饿肚子?自然铤而走险,安分些的,偷偷贩私,强悍些的,索性就做了海盗,更多的是亦私亦盗,分不开来的。”

慈禧面色郑重:“这可是逼良为……”

那个“娼”字,身为女人,毕竟说不出口,打住了。

想了一想,又问道:“那么,永乐朝又为什么能够禁得干净呢?”

关卓凡说道:“那是有一个三宝太监的缘故。太后想想,郑和宝船,那是多大的一支船队?什么生意都给他们包圆儿了,一时半会儿的,外番也不必和中国其他的商人做生意了。再说,郑和船队威行海上,灭国如拾芥子,进出南洋如泛内湖,什么海盗、私贩,都吓得不敢露头了。”

慈禧悠悠地叹了口气,说道:“三宝太监的船队,能够不撤就好了。”

关卓凡微微摇首:“长将以往,国家财政,哪里吃得住劲儿?”

慈禧点点头,说道:“这个道理我懂——我就是白感叹一下。”

“是,太后圣明。”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到了隆庆朝,朝廷实在顶不住了——禁来禁去,啥也没禁住,反而损失了无数关税银子!于是勉强开禁——当然,口子并不大,而且,一边儿开禁,一边儿又不断重申禁令,总之是左右为难——”

关卓凡笑了一笑,说道:“拿洋人的说法,就是‘精神分裂’。”

慈禧微微皱眉,仔细想了一想,也笑了:“这个譬喻,可够损的,不过,还真是……形象。”

“本朝定鼎,”关卓凡说,“文明制度,大体随了前朝,海禁亦不例外。顺治一朝,台湾郑氏未平,海禁尤其严厉,真正到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程度。”

这几句淡淡的,却不是什么好话。

慈禧自然也听了出来——关卓凡刚刚把前明的海禁政策,批得体无完肤,就说本朝“文明制度,大体随了前朝,海禁亦不例外”,怎么能是啥好话?

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