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2 / 5)

组织北伐学生军,18 岁的吴石毅然报名参加。

潜伏者归来:真实“余则成”的尘封记忆(2)

北伐学生军解散后,吴石进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就读,结业后被保送入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中有后来担任国民*防部长的白崇禧1①,也有后来投诚共产党的张治中2②。1916 年12 月毕业考试,应试者八百余人,吴石名列第一。1929 年,吴石以福建省军事参谋处处长的身份,受福建省主席方声涛指派,东渡日本留学,先在炮兵专门学校,翌年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也都名列榜首,被称为“十二能人”( 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1934 年,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军事情报一年后,吴石毕业回国。回国后任参谋本部厅长,专

门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他利用日本的书报杂志,又委托留日士官生猎取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

耗时三年编成《日本作战之判断》及有关材料十余种,名为《参二室蓝皮本》。至“八一三”抗战,“日军一切兵力部署及攻击指向,悉如蓝皮本所判断,即是开战以来,敌人之兵力番号与编制,亦无一不相符”。《参二室蓝皮本》一时间“洛阳纸贵”。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特地每周召见吴石一次,详细咨询,深深嘉许。作为吴石的长子,在吴韶成的记忆里,父亲一天到晚都忙于工作,跟子女们交流极少。在一次家庭作业里,老师画了一张东北铁路图。回家后吴韶成找到父亲了解地图内容,令他没想到的是,父亲这一次却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在他的记忆里,这是父亲话说得最多的一次。

吴韶成:我拿着地图对他说,这是我的家庭作业,可是我看不懂。我父亲平常不爱说话,跟我差不多,算比较内向的一个人。结果那一次一看这个地图,他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从哈尔滨一直讲到中东铁路,讲东北的情势,讲“九一八”事变如何如何。他说我们整个东北都被日本人占领了,这是国耻,你一定要记得。

陈晓楠:他很少一次性跟你说那么多话?

吴韶成:那是很难得的一次。平常他很忙,不怎么跟我说话,就那一次谈得细。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我父亲是军人嘛,总是转战各地,我们也一直跟着他到处奔走。有一回上海局势危急,我们就到了上海,在那儿我生平第一次经历了战争。先是听到炸弹响,下楼一看,楼下净是玻璃,地上躺着的全是尸体。我还是小孩,第一次看到这种事,心里非常害怕。我父亲把我们交给母亲就走了,说要去前线视察,在吴淞口那边。当天晚上他回来了,回来以后说牺牲得太惨烈了,他在那边抬尸体,尸骨堆积如山,太惨了!

陈晓楠:他的语气很沉重?

吴石:很沉重。那是我们第一次受到战争的洗礼。

不久吴石升任国民党陆军上校,转战华中、华南各地。1940 年底,吴石获好友白崇禧推荐担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获悉日寇开始撤退,适逢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1①不在柳州,军情紧急,吴石来不及请示上级,果断作了追击部署,

并亲临前线指挥,结果大获胜利。此外他还亲自部署了桂柳大会战和中越边境保卫战,指挥少数长官部直属部队抗击日寇南下大军,以及从越南北上侵犯中越边境的日军,以固守反击战术跟敌人作殊死搏斗,确保了广西龙州至靖西岳圩的中越边境广大地区不被染指。

1944 年,吴石随部南下桂林。当时桂林守军主要是白崇禧的桂系军队。在此后的桂柳大战中,由于国民党中央军和桂系之间分歧明显,使得军中政令不一,指挥方面出现严重失误,导致吴石所在的军团遭遇惨败。

潜伏者归来:真实“余则成”的尘封记忆(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