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肥料主要是大量的秸秆,牛,羊,马,驴牲畜的粪便,熬完汤水的骨头。
卖肥料和卖废品差不多,一年还能赚个上万两。
既然这些人需要,韩昔自然不会拒绝出售。
衙署内上百人都在低声议论着,这次转移耕地涉及人口有六七万,弄起来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不过府谷到榆林一带,不但蒙古鞑子经常过境掠夺,最近几年还多了很多的流贼。
就算准噶尔部控制住河套地区,但那些小部落入关的事情也是控制不了。
因此,能将土地置换到靠近宁夏一带相对比较安稳的地区,他们还是愿意的。
再次经过几轮讨论,最后一众人达成了初步的议案。
一众人也纷纷离开了巡抚衙署。
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主要还是韩昔开口说了,带他们一起种田,那代表明年肯定能丰收了。
韩昔也不知道这群人哪来的自信。
除了一个旱灾韩昔能勉强应付外。
什么沙尘暴,水灾,霜冻,妖风,蝗灾,雪灾,天火,这些灾害韩昔也没什么好办法应对,只能老实受着。
就像现在的雪灾,韩昔花费上万两救济,依旧冻死了上万人,牲畜更是冻死过半。
这冬季还有两个多月,也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将军,这些都是一些不肯迁移的寨子。”离开衙署的路上,田沣将一纸张递给韩昔。
韩昔打开纸张看了一眼,不想离开的寨子还不少,有五个寨子。
“不愿离开就算了。”
韩昔将纸张收进怀中,榆林的土地又不是什么肥沃的水田,这地方经常刮沙尘暴,连年干旱那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还时不时的地震。
因此,榆林时常需要外部调运粮食过来。
韩昔只需要保持耕地在一万顷到一万两千顷便好。
明年韩昔准备种植多点玉米,实在是这边经常有沙尘暴,今年在榆林大面积施肥产量还如此低,可能就是因为期间的几场沙尘暴。
听这边的老农说,遇到这种沙暴天气,粮食一般会减产一到三成。
因此,就算施肥,榆林卫的小麦产量可能就维持在六斗到八斗间。
玉米和土豆则是二到三石间,这对玉米和土豆也算是地产量了。
“明年估计有更多的人愿意种植玉米土豆了,我们可以将原本的两千顷扩种到三千顷。”田沣笑着说道。
韩昔闻言,脸上带着笑意,对于新作物,本地人还是有所抵触的。
所以韩昔只能召集了一批流民种植了两千顷的土豆和玉米。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像此时的葭州,已是大面积种植土豆,玉米了。
不过相比高产的土豆,寨民更是喜爱种植带有秸秆的玉米,土豆只是偶尔种植一季。
但就经济价值来说,还是土豆卖的钱更多。
就以葭州为例,土豆此时的价格维持在五六文间,亩产收益能达到四两。
小麦亩产只有七八斗,价格一斗三钱银,亩产也就二两四钱银子。
玉米一斤十二文,亩产大概在三两六钱银子。
当然,最赚钱的是水稻,因为关中水稻减产,陕西北面的水稻价格都已经卖到三四十文一斤。
如果能种上一亩水稻,那一亩就能产十几两银子。韩昔市场中就存了一百石今年汉中收上来的新米。
加上原本存储的一百六十万石。
那就是上千万两的价值的稻米了。
所以韩昔很看重汉中这块产水稻之地,为此,他又追加十万两修建河堤,水库,
同时增派多一万帝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