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收税银,那齐家缎店的税银何在?”周县丞质问。
李佑继续辩解说:“好叫老爷得知,那店里无钱,小的我只得从店里拿了几匹缎子充数,已经上交库里了。”
“大胆刁奴还敢狡辩!那司库小吏并未见得什么绸缎,不是你故意遗漏就是贪墨。况且你等数人午时狂吃滥喝分银而去,没有贪墨,何来的银钱?”
李佑心里明白,这是周县丞要把他往死里整了。不但无中生有,还把多收腿脚钱这种事拿来挑错,要知道,每个衙役收税银都会多收一点,这是社会通行的潜规则,周县丞连这点都揪住不放了。
“看你无话可讲了罢!本官判你鞭笞三十,革去差役,逐出公门!”
李佑知道多说无益,也不顾上下尊卑愤恨摔门而去,急忙找黄师爷求援。李佑自觉替他办了这么多事情,功劳苦劳都有,相处总有几分情面,总不该见死不救。怎奈黄师爷不在衙里,问门子却说是赴宴去了,道是今日本县有位姓朱的致仕侍郎老大人路过,陈知县带着黄师爷拜会宴请去了。
有两个皂役寿命来抓李佑,李佑拱手说:“小弟要出去找寻黄师爷,二位哥哥高抬贵手,缓一缓罢。”二人对视一眼,给李佑一个眼色,并不答话仍装样子上前来动手。李佑会意拔腿边跑,二人紧追慢赶只是追不上,但一直跟在后头。
第八章 报复与反报复(下)
县内建有公馆,由县衙管理,贵人过境都是在这里歇息,类似于后世招待所。李佑心急,跑到城北公馆处,却见门外一溜的轿子和轿夫,想必都是来拜会老大人的。扭头一看,两个皂役哥哥还不紧不慢的跟着,只是到了此处便立定不动了。
李佑进了大门抓住门子,急切地问道:“小哥儿,我乃衙门公差,有急事寻随陈知县到此拜寿的黄师爷,烦请通融通融。”
门子领着李佑到了前厅后面的仪门,那里有几个差役守着,将李佑事情说了一遍。那守门的差役认得李佑,便道:“我与你通报,那师爷见与不见,却不是小的们做主了。”
李佑原本打算塞点银钱给这看门的,谁想他们如此好说话。
却说这公馆内一处大厅堂内,堂上坐定十几人吃喝谈笑,几个妓子相陪伴酒,堂下十来个歌妓奏乐助兴。各人面前都是上好的席面,水陆珍馐、各色果蔬齐备。
此时正是酒过数巡、谈兴正浓的时候,只听位于首座的老者把酒闲言道:“老夫在苏州府,便听说虚江县里出了一个有趣的衙役,人虽卑微,却写了两首上品妙词,老夫听了后回味无穷,这样的词,只有宋代晏小相公可比啊。”品一口酒又道:“陈知县治下真乃人才兴盛、教化有方啊。”
位于次座的陈知县连连谦虚道:“老大人言过了,下官当不得。”
“不知那李小子今日可在县内?不妨传过来一会。”老者说。
一边陪酒的妓女不知为何却开口劝道:“一个无礼狂徒,唤来污了尊客的眼。”原来这妓女是姚兴儿,她虽然才貌双全的名声在外,担心胸委实不宽,自视也高。买词不成便觉得在一个小小衙役面前丢了脸,心里还记恨着李佑。
老者却没理她,只看着陈知县。
忽然坐在最下首的黄师爷插话凑趣道:“巧了,这个李差役当真是经不得贵客惦记,此时已在外面候着了。他本是有事情找在下的,却恰好贵客说起他。”
话说这边李佑等了一刻,有差役出来道:“不知怎的,唤我领你进去。”
李佑便跟着一直往里走,穿过了两个走廊,来到一处大厅堂外,上面挂着静思堂字样的牌匾。只听得里头欢声笑语热闹得很,另有管弦丝竹不绝于耳,无数小厮侍女从几个门口不停穿梭进出,李佑知道这必是宴会所在了。
又有小厮领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