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而心益加惕,力请派李莲英偕往,出京后,每见文 武各员,皆命莲英随见,王意在避本人擅权之嫌也。而莲英怵于安德海之祸,布靴布衣,每日手执王之长杆烟筒,皮烟荷包,侍立装烟,退则入王之夹室中,不见一 人。时直鲁两省卑鄙官员,欲乘机逢迎大总管者,皆大失所望。王之左右与莲英,皆一介不取而归,王大赞赏之。此一事足以见一主一奴,皆恭谨畏祸。”
这段记载说李莲英在陪同奕譞时,非常谨慎小心,不敢拿大,穿得很简朴,奕譞高坐接见有关官员时,他就恭谨的站在奕譞身后服侍,替奕譞装烟,接见完毕就退到奕譞所住的套间里,不出来见那些希望能好好巴结他的官员,让那些趋炎附势之辈很失望。这一段记载由维新派人士王小航口述,王小航就是王照,他对李莲英是深为厌恶的,他能说李莲英谨慎小心,那可信度自然极高。
信修明的《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也认为李莲英做事非常谨慎,说李莲英在当上掌案太监后,“常对待者说,‘主人是个老虎,我受恩深重,不可一刻失慎,天恩愈大,性命愈险,吾人不可不慎。’末过数年,李莲英升为总管。慈禧授与李二品顶戴,这是超过制度的。李莲英有些惶恐,跑到恭王府,求王爷向太后请收回成命, ‘说戴二品顶戴过制了,万死不敢受命。”王爷安慰他说, “总管尚好,主上天思,有什么不敢承受呢,好在太监位子有职无权,讨太后之喜欢而已,总管不要推辞’李莲英不得已戴上了二品。”
信修明是宫中太监,自然常常见到李莲英,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老太监的回忆》是他在解放后写的,此时他已没有故意替李莲英说好话的必要,因此他对李莲英谨慎的评价应该是真实可信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李莲英的嫌疑(2)
二. 李莲英与光绪的矛盾
《清代史略》有一段话,说慈禧于光绪的矛盾:“父母后可以归政而不归,嗣君可以亲政而不亲,则母子猜忌之私,即自此而启。慈禧既明明下谕归政矣,因臣下之请而展期三年,此三年中,德宗渐长,安知不怨廷臣之卖也。而未惬于怀者,一念之乘,激成水火,此德宗归政后,所以有后党帝党之分也。”这段话讲慈禧光绪的矛盾总结为权利之争,当然不全面,但这两人有矛盾则是明白无误的。在矛盾的冲途中,一般来说,光绪总是处于劣势,所以光绪心中的不满与怨怼是肯定的。光绪可以不满慈禧,却不敢藐视慈禧,光绪对慈禧怨怼,却不能发泄,可是光绪敢藐视李莲英,也可以对李莲英发泄,虽然李莲英不是慈禧,但在光绪的眼里,他是慈禧的走狗,那么藐视他也是一种间接的发泄不满的方式。
作为李莲英,他是希望能巴结上光绪,最起码他不希望与光绪有摩擦、有矛盾。据赵树宜的《李府见闻》记载:1888年光绪即将选妃的消息传开,李莲英就想将自己的待字闺中的二妹献出来,送进后宫。他的二妹当时十六岁,才色均为上上之选,做皇后当然不行,但即便做妃子,做贵人,李莲英从此也就是皇亲国戚了,虽然清室对选妃有很多规定,但只要慈禧支持,想来问题也不是很大。李莲英就将这个想法说给慈禧,求慈禧玉成。慈禧一听,笑咪咪的当即表示同意。但光绪坚决地拒绝了,他认为祖宗有家法,汉人不能进宫,并且阉人之妹做后妃,也有碍观听。慈禧在这件事上没有过分为难光绪,见他不愿意,也就算了。
可笑的是,光绪在变法时,大量学习采用西法,对所谓的祖宗之法弃如敝履,在对待李莲英妹子的问题上,却将祖宗之法作为挡箭牌。李莲英当然也会这样想,知道光绪的拒绝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光绪根本鄙视他这个阉人。
《清宫琐记》也有类似的一段记载,录之于下:
清德宗(即光绪)在位,崇节俭屏嗜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