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止,科幻文学作家只是在创作中自发地讨论相关的问题。
科幻文学和科学传播都把科学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细节当作核心任务。科幻小说能够给予读者的,绝非几个奇思妙想,一堆专业术语,而是要将人文精神,将美与人性重新与科学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的早期,它们曾经是一致的。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们坚持自己负有让全人类智慧起来的使命。他们的豪情壮声,即使用“抛头颅、洒热血”来形容也不过分。但在社会分工日益加深的现代,科学正在与人性和美分离,甚至彼此隔膜。当我们在一些大专院校里看到哥白尼、达尔文等人的画像时,并不能把那里的职业科学工作者当成这些先驱的后辈。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些从业者。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当代科学家如此的专业化,如此地深居于象牙塔中,科学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神圣色彩也正在褪去。大众一方面享受着科学带来的巨大财富,一方面远离科学。种种反科学和现代迷信居然是通过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在全世界传播。享受科学成果而拒绝科学精神,这正是当代社会的深刻矛盾。
科幻文学和科学传播另一个相同点,是它们都建立在作者与受者之间平等的关系上。小说从来就是“闲书”,除了中文系的学生和专业文学评论家,恐怕没有多少人以读小说为工作。资深的小说作者理解这一点。他们的作品较少居高临下,更多地在分析读者的心理,阅读习惯,以服务的态度来创作。而这正是科学传播概念的特点。
本书最后这段文字是写给认同科学价值并有志于宏扬它的那“部分科幻作家”的。希望大家主动学习一下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的知识。并且多与这些学科的专业人士交流,努力把创作的基础打得更扎实。
第三节:建筑跨文化之桥
余秋雨是当今中国有代表性的文人,自己也认同这个角色。1999年七月11日,他到长沙岳麓书院主持讲座。首都医科大学的吕洁通过网络向余秋雨提问:21世纪是人文科学退化的一个世纪,中国文人同样会走向没落。自然科学从而成为一个压倒优势的主角。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余秋雨作了如下的回答:
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人文科学完全退化,自然科学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想这是在座的自然科学的老师也不会赞成的。因为出现的情景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不完整的人,一个不完整的世界,它所出现的东西带有很大的恐怖性,它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恶果……对人的关怀,这个概念如果在下个世纪都没有人研究了,研究的纯粹是自然科学,那我想太恐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这样认为,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自然科学大大发展,但是,我们即使拼着最后的努力,也要阻止人文科学全线败退的这种恐怖的现象出现。《寻找文化的尊严》32页,湖南大学出版社会2000年出版。
21世纪是否是这样的世纪姑且不论,这段回答充分地表现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恐惧感。从其中不断出现的“恐怖”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而在这种恐惧感的背后,就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深深沟壑。
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杨潇宣读了名为《科幻与跨文化交流》的论文,提出科幻文艺具有成为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交流的中介的价值。专门论述这一课题的文章,笔者仅止找到了这一篇。在该文中,杨潇概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分歧和根源:科技文化以为自己可以解释或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而表现出某种科学主义倾向,人文文化由于对新兴的科学文化不了解,非常容易把当前社会所产生的弊病都归之于科技发展的结果。《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115页。形成这条鸿沟的既有行业壁垒又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