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你多玩一会儿吧!”又向屈小南说,“洛洛,你别光顾着自己弹琴,也陪陪同学呀!我等下还有个会,晚上就不回来吃饭了。晚饭你要是不愿意在家里吃,可以和同学出去吃。”
屈小南嘟囔着说:“会会会,一天到晚都开会!”
郦塔也不介意,看看手上的劳力士表说:“叔叔还可以在家待五分钟,你想要买什么快说吧,叔叔给你带。”
屈小南忽然柔媚地一笑,说:“不用了,叔叔,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一天到晚一个人无聊!叔叔晚上早点回来吧!少喝点酒!记得吃高血压药!”
郦塔笑着点点头,说:“我会尽量早点回来的。”他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不一会儿就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
当时的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富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都是疲于奔命,少有休闲,正如有人揶揄的,穷的只剩下钱了。
我还有一个错觉,觉得屈小南与郦塔的关系很融洽。
直到屈小南死后,我无意中将“洛洛”与“郦塔”连读成“洛丽塔”,才恍然大悟。
屈小南似乎很喜欢《悲怆》,再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反反复复地弹奏着第三乐章,曲中悲怆的感情如潮水般涌动。
我被音乐带到了另一个时空,在盛夏的时光里,我看到了飞雪的严冬,残星寒风,冷月疏桐。我从她的忘我的演奏中,感到了愈演愈烈的热情,那是彻底绝望之后的纵情狂欢,那是孤寂寻不到心灵之后任意放纵,那是穷途末路时垂死挣扎,那是一个生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失败后的绝唱。
我的心底隐隐在疼,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离我是那么近,而在此之前,我以为死亡与青春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那一刻,屈小南浑身上下散发着死亡的味道。
然而,那时的我执拗地认为她只是在演绎贝多芬的“悲怆”,与弹钢琴的屈小南是没有关系,我忘了一个词:曲通人心。
与其说是贝多芬的曲子悲怆,还不如说是屈小南心境悲怆。因为在此之后,我曾听过数个人弹这首曲子,她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矫揉造作,是不知愁滋味的人强说愁。
因为屈小南,我每一次听到《悲怆》时,心里的某个地方就开始湿润起来。扫开时间的薄尘,我看到屈小南幽艳哀婉的笑,那是积蓄不化抑郁,那是明知道自己无路可走之后的痛苦的煎熬。
☆、勿忘我(9)
在光华与忧郁相伴相随的年代,每一天既是短暂的,又是漫长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一转身,已是百年身;而所有事物又是永恒的,斯景,斯地,斯人,被人的意识录制成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固定不变。
我曾萌生过旧地重游的念头并付诸实现。一次假期回家,我坐同一路公交车去屈小南家,虽然屈小南已经不在,那里有了新的主人。
我一到那里,熟悉的气味就扑面而来。往事的一点一滴像游丝一样在我身边飘浮,我轻轻一挥,就抓住了大把大把过去的影子,而那些时光已经纠缠在一起,我很难辨认出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古人泪洒相思地,而我却是欲哭无泪。
我思无穷,爱情在梦中。我觉得自己虚弱无力,无可改变地看着屈小南与自己渐行渐远。我看着如玻璃般透明的岁月,轻易地看见我生命中的罅隙在十七岁那年的盛夏出现。
少年时代的爱情都是真挚的,与功利无关,与情欲无关。
当日淡淡的暖,淡淡的涩,淡淡的甜,淡淡的苦,到现在被时间酿成一杯毒酒,喝下去肝肠寸断。
雪月花时最忆君,我夜夜举杯,遥向十七岁的那一年,遥向十七岁的屈小南。
我徘徊在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地方,久久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