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降价的选择,但这又正中冒牌商们的下怀,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用低价出售他们的所谓名牌,从中谋取暴利。
企业的竞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品的竞争,在商品竞争中,商标形象一经确立,其价值也就随之而上升。具有吸引力的、被公认为高质量的产品占据着极为有利的地位。这种地位很难获得,但是如果认真考虑一下它的价值,你会觉得很值得为获得这种地位而努力。
假设你打算购买一台新电视机,你正在一家家电专卖商店选购,你已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了两种类似的电视机。打开电视机,两台电视机的图像看上去完全一样。事实上,也看不出任何差别,只是一台标价为2000元,而另一台只要1500元。价高的那台是一个你常能在广告里看到的知名品牌,而后者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品牌电视机。有多少人—包括你自己在内—会决定节约500元,冒险去买那台“杂牌”电视机呢?尽管大多数人喜欢买便宜货,但是此时绝对要买名牌产品。这就是商标形象的优势!
任何商品都是如此。我们总是先入为主,购买我们知道的名牌商品,认为这些商品比那些不知名的产品质量好,而且我们还固执己见,我们不愿尝试不知名的产品,唯恐上当。商标形象影响着每一个人。一个从名牌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劣等生能轻而易举地在一家大公司谋到职业,而这对一位在当地鱼市上夜班,通过远程教育刻苦学习的优等生却很难。为什么?因为这些学院具有光荣历史,而且“××大学毕业生”这类的头衔会给招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毕业后没人会问你在校时的平均成绩,而人们却常问你毕业于哪所大学!
消费者剩余——别让商家掏空你的口袋
“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Jules Dupuit于1844年在一篇有关公共事业的价值的论文中提出的。他发现由于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消费者为某种商品的实际支出要小于产品的价值,现在的效益估算就是建立在他的这一思想基础之上的。“消费者剩余”这个词,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人乍一看上去有点难以理解,可能会认为是对消费者本身而言的。但这个词实际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他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者即购买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从而使其决策行为面临着不确定性。既然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减少其不确定性就是一项收益—尽可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变“无定”为“锁定”就能获取比较高的收益。不少公司就是通过网络整合信息,把“不确定”的消费人群锁定了,把不完全的信息完全了,把消费价格之间的差异统合了,把消费者剩余发掘了。
马歇尔的贡献之一是发现了“消费者剩余”:由于价格、信息、环境、心理诸因素的影响,更由于在生命的旅途中消费者对市场的长期贡献,实际上就存在巨大的“消费者剩余”。在多元竞争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剩余现象有助于生产者发现并且调整价格,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生产者剩余:生产者销售所得的收入减去实际成本所得的收益,它与消费者剩余构成整个社会“市场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S)=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V)…企业制定的价格(P)
当企业的定价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时,消费者剩余为零。在消费者剩余为零时,消费者基本达到了满意,即物有所值。而在消费者个人偏好信息不对称,也就是企业无法完全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时,企业只能通过自我选择机制来不完全地榨取消费者剩余。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觉得物有超值,满意程度加大。实际上,消费者剩余与顾客让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