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因为没有门路,所以只能热心于求取佛门真经,可如今放着三个活神仙在眼前,他岂能不动心?若是能够笼络住着三个活神仙,求这三个活神仙传授他修仙得道之法,修得个长生不老之身,岂不乐哉?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修炼不成仙道,求这三个活神仙给他几粒仙丹,为他延寿个千八百年,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么!
太宗皇帝心念转动,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笼络老朱等师兄弟三人了。不过太宗皇帝毕竟是统御万里江山的人物,城府心机都是极为了得,深知他与老朱等师兄弟三人如今只是初次见面,彼此不熟,老朱等人未必愿意理会他,毕竟他这皇帝虽然位高权重,却管不了老朱他们这等仙神之辈。因此虽有心思却不能操之过急,还需徐徐图之。而首先就是要笼络住唐僧,毕竟他的这个御弟才是双方之间关系的纽带,只要能够牢牢的笼络住唐僧,再让唐僧这个师父帮他说话,不愁搭不上老朱三人的关系。
想到此处,太宗皇帝对唐僧越发的热情起来,向唐僧问道:“御弟,那西天路途到底多远?竟劳御弟跋涉这许多年方归?”
唐僧道:“据观音菩萨所说,从这里到西天共有十万八千里之远。贫僧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过许多国家,俱有照验印信。”说到这里,唐僧从包裹中取出通关文牒递给太宗皇帝道:“陛下请看,这是贫僧的通关文牒,一路所过之国具留有印信在上。”
太宗皇帝拿来一看,见是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天竺国印等。不禁手捋颔下胡须叹道:“久劳御弟远涉,竟过了这么多国家,走了这么多路程。御弟走时才是贞观十三年,如今已是贞观二十七年,已经过去十四个年头,朕几以为有生之年再难见到御弟了呢。”
唐僧闻言想起这一路上所遭遇的重重困难艰险,也是心有所感,不禁一阵唏嘘。
就在这时候,殿下忽然有个禁军侍卫前来向太宗皇帝禀报道:“启禀陛下,圣僧所乘宝马停在殿外不走,不让我等近身牵引,已经影响了我等守卫,我等不知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太宗皇帝闻言不禁微微一愣,向唐僧道:“朕记得御弟你骑的那匹马还是朕赐给你的呢,那匹马原本是朕的坐骑,很温顺听话的啊?怎么和你去取了一趟经回来却变的这么不听话了?”
唐僧闻言解释道:“陛下,其实这匹马已经不是陛下当年赐给我的那匹御马了。”
太宗皇帝闻言奇道:“朕看御弟你骑回来的这马毛色模样与朕赐给你的那匹御马一般无二,怎么就不是一匹马了呢?”
唐僧道:“陛下有所不知,贫僧这马原本是西海龙王之子小白龙,只因犯了天条,要被处斩,幸被观音菩萨所救,受菩萨点化,潜伏在蛇盘山鹰愁涧中等待贫僧,好为贫僧做个取经护法。谁知道贫僧去时这小白龙不认识贫僧,竟将陛下赐给贫僧的那匹御马给吞吃了。后来请观音菩萨来讲明了事情原委,这小白龙就照着陛下所赐御马的模样变化成了一匹白龙马供贫僧骑乘,一来弥补之前的过失,二来也是随贫僧一起取经求个正果。贫僧取经这一路上幸亏有它,驮着贫僧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出了不少的气力。”
听了唐僧的话,太宗皇帝一时间都忍不住升起了妒忌之心,需知人间皇家都将龙作为皇权的象征,对于龙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可唐僧居然有幸能够骑龙,而且还一骑就是十万来里,太宗皇帝甚至恨不得当年前去取经的是他本人。
这时候有光禄寺官员上殿禀告,说是为唐僧师徒接风洗尘的宴席已经安排妥当。太宗皇帝当即笑着请唐僧和老朱等师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