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朝廷里处境有所好转,这才考虑下一步。
而司马越不是死了的晋惠帝司马衷,他不是一个白痴。当然会想到,琅琊王家的子弟很多,那么多王家的子弟,要是他们不承认司马澄与司马敦是王家弟子怎么办?王衍随即便解释得十分清楚,此事把王澄找来绝密谈话,王澄绝对保证司马澄与司马敦到了江陵以后,不被王家子弟有怀疑,要是有所怀疑,王澄必须处理好。王澄要是答应此事,同样要给东海王司马越写下字据保证,并把他自己最痛爱的的亲生儿子留在东海王司马越身边做人质以防不测。司马越觉得这个王爷后代变平民的把戏还不错,这样就可以偷偷隐瞒他两个儿子的身份,要是自己在洛阳还得要继续勾心斗角,难免有一天不和前面七个王爷一样的下场,那对司马家族不是好事,所以还是为晋朝天下多留下一点血脉为好。
琅琊王家一族,对于司马家族那是比较忠心的,这一点东海王根本就不怀疑,他只是认为,明明是王爷后代,至少也是封做侯爷的,可是要没有名分先到地方上去,这事情还真的需要操作好才行。司马越左右考虑,又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前面那些与他同流合污的王爷们的下场他看得心惊肉跳了,所以还是隐秘地先处理好自己两个儿子比较好。
……………………………………
原来如此,怪不得王敦和司马睿之间那么别扭,原来王敦是司马敦。两人之间都知道,互相之间再争斗也不能把司马敦的身份说出来。
……………………………………
还有那个王澄,到底是荆州刺史司马澄还是江陵王司马澄,这可是不能随便说的秘密,谁要说谁就是司马越家族的大敌,就算是逃到千山万水之外也要杀掉那说出真相的人。难怪会有一个江陵派出现,原来琅琊王家与东海王司马越还有琅琊王司马睿之间是这等关系。当年琅琊王司马睿,无权无势,比起东海王司马越来不值一提,要不是司马越给他永嘉南渡的机会,哪里有他后来在建康称帝。而王敦王澄一度对司马睿心里很猜忌那也是难免的,三人之间的互相明争暗斗那也是难免的。所以有王敦杀死王澄,而王敦又逼位于司马睿。
…………………………………
这等事情,到了桓温周抚这年头,也不是他们能够知道的,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凡是对建康朝廷热衷的家伙,后来多少都打听出其中一些奥秘来。再后来桓温杀掉的王爷武陵王司马希,那可真是司马睿的儿子,而且是司马睿后妃中的一个才人生下的儿子。
司马睿他可是与司马越这一支皇族没有直接关系的。桓温知道一点司马睿与王澄王敦之间的事情以后,还不是利用过这个事情,桓温暗示手下说,王敦其实是司马睿家里的,不是王家的人,所以?老是希望把王敦家的都弄死,司马睿不会这样做的。可是桓温并不了解整个事情的过程,司马睿都死了多少年了,这件事情还有几个人知道?王敦王澄司马澄和司马睿四个人当年在生前,都不敢随便把秘密说出来,要说也是透露一点给后代,也不会全部都说出来,只是说一部分而已,互相之间总是有一件关于上一代有件诏书的事情还没有解决。
到了东晋军民人等这里,看着中原大乱,西晋司马家族还不是因为“矫诏”,因为一封诏书的问题害得宫廷内外争夺朝廷纲纪大乱,前车之鉴,西晋因为一个白痴皇帝而引发了争夺前皇帝诏书的动乱,动不动用司马衷来下圣旨,这就是著名的“矫诏”。到了这东晋还有谁敢乱说啊,除非司马睿家族不想继续做皇帝了,那历史可真的要改写了,南北朝说不定提前就到来了。
就算到了后代,后代写史书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司马越当年与司马睿以及与王衍王澄二人分别立下的字据,所以也是写得不清楚,那就是只好写得别捏一点,将就着写了这一段的经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