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七场相对论演讲预告,最后一场为张竞生所讲的《相对论与哲学》胡适演说、总务长蒋梦麟演说、###次长演说,以及前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毕业同学代表、来宾代表、本校教职员代表、学生代表先后发言。这是北大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校庆,张竞生既经历了京师大学堂的草创时期,又经历了北大转型后的发展时期,自是神驰天外,感慨万千。
下午在北大第三院大会场举行学术演讲,这是校庆的重头戏,演讲范围为最近二十五年来学术史,一个月前就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演讲题目及演讲人,再由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择优确定演讲人。演讲分两场,先由德国神学家兼汉学家卫礼贤博士演讲《文化之组织》,再由本校哲学系教授张竞生博士演讲《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论》,校长蔡元培亲自主持。
张竞生五天之内,两次踏上北大三院大礼堂这个学校最重要的讲坛,作有象征意义的演讲,这在北大也是少有的。在演讲中,张竞生提出了“行为论”的概念,认为“行为论”乃是研究如何使人得到最善良的行为的一种学理和方法。这是他近年研究和讲授伦理学的新收获。他充满自信地预言,“相对论”已在物理学上获得极大成功,“行为论”也将在社会学上做出极大贡献。“社会学的现象,外面虽极混乱繁杂,但能由行为论上入手,用下了一个哲学和科学组合的方法,自然可望得了一个融会贯通的功能,将信仰、法律、政治、经济、教育、科学、艺术、伦理等等社会问题汇通起来合成一贯……所以‘行为论’不止单为伦理学的模型,直是一个整个社会学的基础。”在探讨如何用“外观的、不是内察的,比较的、不是自省的,遗传的、不是良知的,习惯的、不是本性的,与社会相关的、不是个人的”这个新的科学方法讨论人类行为何以成立的理由时,张竞生既有对人性的体察,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同时,也能用辩证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提出了如何完善修正人类行为,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地,表现了一个学者诚实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
张竞生的这一演讲以其全新的立论与开阔的视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日后成为屡被提起的北大经典演讲之一。
在北大校庆的气氛渐次达到高潮的时候,北大学子期望爱因斯坦来校演讲的热情也与日俱增。
然而,遗憾的是,北大这边厢翘首以待,爱因斯坦那边厢却杳无音信。最后因为函件迟发和彼此误会,在1922 年11 月12 日至14 日,以及1922 年12 月30 日至1923 年1 月2 日,爱因斯坦前往日本讲学两次路过上海,却始终未能实现北京之旅,使爱因斯坦与北京大学擦肩而过,未能“践约”。这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北大学子深感失望,爱因斯坦在接到蔡元培的信后在回信中也认为“这于我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希望“将来再有弥补的机会”。
机会始终没来。面对这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局面,一向自信的蔡元培不无自嘲地说:“这都是已往的事,现在也不必去管他了。人们已有相对学说讲演会、研究会等组织,但愿一两年内,我国学者对于此种重要学说,竟有多少贡献,可以引起世界著名学者的注意。
我们有一部分的人,能知道这种学者的光临,比什么鼎鼎大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的几十百倍,也肯用一个月费二千镑以上的代价去欢迎他。我想爱斯坦博士也未见得不肯专程来我们国内一次。我们不必懊丧,还是大家互相勉励吧。”
这样,张竞生和其他教授关于相对论的演说,成了唯一的安慰和难得的收获。
三、爱情定则(1)
纷扰的校庆刚过,浮动的人心甫定,张竞生决定结合给学生授课,集中一段时间,减少社会活动,潜心研究和写作一两部美学著作,这才是教授的本分。那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