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部分 (3 / 5)

党中人,这下可好,胤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最起码有不少人还真以为此次立太孙的事是胤礽计划发起的呢

“直郡王以为如何?”康熙又发话了。

做戏做到底,大阿哥一脸别扭加不愿的出班说道:“儿臣以为不可,就像太子殿下所说,弘智侄儿年龄尚小,将来如何此时亦不可知,立太孙这样的大事还需从长计议”

得大阿哥本身就跟胤礽不对头,他要是同意才见鬼了呢所以这位大千岁一拒绝,可当真懵住了不少人。反正康熙这会是有些将信将疑了,他一个八岁就当皇帝的人,什么朝中风波没经历过,这事他也想过捧杀的可能,但也只是隐约察觉罢了。但不得不说大阿哥这个康熙以为的直脾气老大也会装相了,那一脸不甘不愿的样子还是很逼真的。康熙也就对之前隐约的想法有了倾向大阿哥的判断。

“老三呢?”康熙接着问道。

三阿哥苦着脸出班,心里直叫娘,他本来就嘴笨,还有点不着调,要不然也不能在敏妃丧礼期间剃头了。要说三阿哥跟胤礽的关系也是不错的,虽然这位三爷并不能称作太子党,但他也不是大阿哥党的。所以这事他之前半点风声没听到,康熙这么一问,他是赞成也不对,反对也不好了。

“儿臣……儿臣……儿臣唯汗阿玛马首是瞻”三阿哥憋了半天,来了这么句打酱油的话出来。

康熙紧绷的神经都被这个三儿子给气乐了,指着他道:“你啊下去吧老四来说”

四阿哥跟太子之间隔着大阿哥和三阿哥,连通气都通不上。不过这位爷政治觉悟老高了,那是历史上能得了皇位的人,所以他老早就觉得这事不对劲,在四阿哥心里,反正太子二哥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人,那弘智侄儿的将来也就有保障了,其实此时立太孙就是个锦上添花,有点子多此一举的意思。但显然汗阿玛的情绪是不对的,这么多人同意不是逼着汗阿玛赞同么?哪有人喜欢强逼的感觉,聪明的四阿哥一来不想在自家汗阿玛这找不痛快,二来也是为了自家太子二哥着想,立不立太孙不要紧,要紧的还是保住汗阿玛对二哥的圣宠才是。

不过话要说的有水平,当场就反对立太孙也有点不给弘智和胤礽面子了,四阿哥琢磨了一会,出班奏道:“依儿臣之意,弘智侄儿才德兼备,又系嫡出,立太孙不无不可。”

四阿哥说到这,康熙的脸色一沉,毕竟四阿哥一直跟着太子干的,四阿哥的同意几乎可以表示太子的看法了。胤礽的脸色同样阴沉下来,他实在是不想用这种方法立太孙的,胤礽心想了:老四平时挺‘机灵’的(仁者见仁啊),怎么这会这么没脑子,孤还没跟他通气,就同意立太孙了?这不是把孤往火上烤吗?

不过胤礽心底深处的某一地方却也舒坦着呢,毕竟哪个当阿玛的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家孩子不好的。

四阿哥说话大喘气,把康熙和胤礽的情绪吊高之后,又继续道:“但我朝并无立皇太孙之前例,此事尚需汗阿玛定论。”

四阿哥言简意赅,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就站回了原位。而此时也有大臣被四阿哥的话拐歪了,站出来洋洋洒洒的就开始长篇大论立太孙的事来。

有的说本朝还没有立太子的先例呢,可太子不是立了吗?

这话是赞成立太孙的人说的。

而不赞成的则说:太孙都是太子死后(这话得委婉着说,毕竟胤礽在旁边站着呢)立的,哪有太子活的好好的,偏要立神马太孙啊?瞧瞧明朝的太孙朱允炆,不就是他爹朱标死了之后立的吗?

赞成的又说了:明朝是明朝,清朝是清朝,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赞成的反驳道:分析毛?有毛可分析的太孙有什么好?咱们二跪四叩的拜个太子爷就够了,还弄出个太孙来?用神马礼仪对待?用神马标准敬仰?是不是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