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习惯。他的父亲见孺子可教,渴望其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以光耀门楣。可他对功名利禄不甚感兴趣,倒是对一些政治军事颇为喜好,他还特别喜欢听别人讲有关江湖侠士,农民起义的故事,他对其中的英友豪杰钦佩不已,向往不已。
在公元1851年南方爆发农民起义之后,他觉得机会来了,未敢告诉其老父亲,只是留下一封书信后,偷偷南下了。开始他本意是投奔太平军的,可因为太平军在永安突围后不知所向,错过了时机。他正感遗憾茫然不知所措时,又听说更南边还有一支起义军,于是再一次满怀希望兴冲冲地继续南下。
一到钦州,吴天陵就到处寻找起义军要求参加部队,可当时的人民军刚刚扩军完毕,依军队编制不可能再招多余的人了的。好心的人建议他去考军校,说考军校也是参加人民军,只是考军校得要有文化的人才行。吴命陵窃喜,他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文化。
顺利考上军校后,由于其文化功底扎实,思想激进,接受新鲜事物快,又因为那时还是处于人民军快速发展阶段,部队扩编很快,需要大量的军事干部人才,许多学员仅学一年,甚至于有的只学了三五个月就被要求提前毕业派往部队基层,正当吴命陵梦想着自己也将很快毕业加入军队时,也确实他们那一个班级的人都被下派到部队基层了,但一纸命令彻底地粉碎了他的这个作得很圆很圆的梦。
军校领导鉴于吴天陵的优异成绩,让其留校任教,尽管万般不愿,但碍于军令,他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了。此后,他在军校几年刻钻研,取得不俗的教学成绩,在军事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以前在许多方面,如军队建设方面、后勤管理方面、及一些具体战略部署方面,他都有给人民军参谋部与后勤部写过建议报告,只是他的这些建议报告要么缺乏验证,要么牵涉面太大,两部委的人都官僚性地未把这些报告再上交到更高一层的领导人手中而束之高阁了。这一次的建议报告之所以能交到林逸主席的手中,还是因为南宁军校校长施南宽少将的缘故。施南宽校长一直很赏识吴命陵,这次施南宽有事去向林逸汇报,顺便也把这份报告带去了。开始林逸看到这份报告深以为然,但考虑到修改战略方案牵涉面太大,心里也对粤西人民军的防线充满信心,至少他认为人民军不可能被打得溃退吧!谁知还真被吴命陵不幸而言中了。
林逸到达合浦之后的两天,第二军大部与第三军及湛江预备役师、高州预期备役师都陆续撤到了人民军的第二条防线。林逸心里急着召开一次军事会议整肃部队纪律并追究失职人员的责任,但在召开军事会议之前,他还是以南宁作战防御指挥部的名义,向参与粤西防御战的所属部队下达新的部署命令:第二军第5师、高州预备役师进至陆川,第8师进至博白防御信宜方向联军;第三军第9师、第10师驻于旺茂,第三军第11师、湛江预备役师驻于石涌,第三军12师驻石康;第二军第7师由于消耗过甚,允退至马波镇休整补充。
安排好一切后,在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的军事会议上,林逸怒气冲天,指名道姓地批评下面一干噤若寒蝉的将领们,众将领这是第二次见到林逸主席如此不留情面的点名批评失职的高级干部了。第一次是在人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召开之时,当时林逸也是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军情部的朱达部长及文化部的黄论部长工作的不得力,文化部黄论部长最后还被撤换了呢!这次的批评更甚前次。
“许仑将军,你作为粤西前线的总指挥官,此次的败退是负有总责任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突然败退,一路下来,部队拖拖拉拉延绵几百里,根本无战斗力可言,又没有递次阻击,造成大批无辜百姓由于撤退不及,惨遭杀害,这是对人民军的极端不负责,这是对人民的犯罪。作为一个人民军的高级将领,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军事上,还应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