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回首1921年> 第9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2 / 4)

是实际上的宣言书,应推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83〕

国内的一位评论家在谈到这篇小说时也颇为动情地说:“在目击了这几年的文学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之后,又重新阅读了《班主任》,我最突出的感受是:简直为他捏一把汗。难道这就是1977年给读者以心灵解放的喜悦的历史名篇吗?这就是当年那轰动一时令许多人奔走相告的时代杰作吗?当年那使我眼睛看到更多色彩,使我沉睡的心灵感到更多的欢欣和痛苦,使我冻僵的嘴唇吐出更复杂的语言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吗?”〔84〕

但是,“伤痕文学”这一特定概念的命名,是青年作家卢新华于1978年8月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定下来的。小说通过上山下乡知青旺晓华的遭遇,揭露了极“左”路线和“血统论”给社会造成的伤害。

小说发表之后同样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争论。陈荒煤评价说:“《伤痕》排除了‘四人帮’的毒焰,一扫帮气作风,不是‘主题先行’、‘从路线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选取了一个触动千千万万读者心灵的题材。”

“伤痕文学”推动了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进而推动了对冤假错案的平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 小刊物发挥了惊天作用,胡耀邦说,我死后要写上一笔(1)

说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不能不提到一份刊物,这就是胡耀邦创办的《理论动态》。就是这份一开始并不起眼的小刊物,在发表了一篇举国瞩目的文章后,它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早在延安时期,胡耀邦曾邀请毛泽东写一篇文章。毛泽东很快就写出来了,这就是后来收集在《毛泽东选集》里的第一篇短文《反对自由主义》,但它最早发表在胡耀邦主办的油印刊物《思想战线》上。当时,王明还在莫斯科。毛泽东准备等王明回国后再同他论战。胡耀邦后来谈起这件事还说,《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就是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如果没有这个准备,就对付不了王明路线,打不开抗日战争的局面。

胡耀邦由此联想到,如果没有新的思想准备,也就无法进行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于是,他萌发了创办一个理论刊物的想法。1977年3月,胡耀邦到中共中央党校走马上任后不久,中央党校召开了整风会议。6月4日,即会议结束的当天,胡耀邦主持召开了一个只有10个人参加的小型会议,讨论中央党校的教学问题。在这次会议上,胡耀邦提出了创办刊物的设想。其实,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子里酝酿了好几个星期。胡耀邦建议,先找几个人筹备,其中包括孟凡、沈宝祥、吴振坤、刘立中等四人。胡耀邦还表示,在创刊的两个月里,每一篇文章都由他来定稿,至少负责搞两个月。〔1〕

据胡耀邦身边的人回忆,当时,耀邦同志考虑到,党校只让干部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不够。有些是非要颠倒过来,必须写文章,用评论来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所以,“他就有了还要办一个刊物的设想”。开学前不久,耀邦找来10多个人座谈,他专门讲了按劳分配的问题。讲完之后,整理成《谈谈按劳分配》。他是这样考虑的,大批干部进入中央党校,只让他们读那几篇经典著作还不行,还要给他们讲一讲对现实问题的看法。于是,胡耀邦在发表那篇《谈谈按劳分配》的讲话之后,就决定办一个刊物,一期登一篇文章。他说,现在新问题很多,需要我们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加以回答。“当时我们都赞成他的倡议”。〔2〕

6月6日,胡耀邦把刊物编辑组的几个人召集起来开了第一次会议,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刊物的内容宁可少一些。每期发表一篇文章,最多两篇,只发理论文章,政策问题少涉及一些。二、三天出一期,每个月出9至1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